-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导学案
课题:沁园春
学习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 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重点: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2.对比手法的运用。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初步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鉴赏诗歌。
相关知识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教材助读
相关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 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 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 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预习自测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癸丑 会稽 修禊 激湍 流觞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临文嗟悼 虚诞 彭殇
注释下列词语:
①[寒秋]即深秋,秋深已有寒意。②[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公里,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湖。③[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湘江中。④[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很多。⑤[红遍]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⑥[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⑦[漫江]满江。⑧[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⑨[百舸(g7)]许多船。舸,大船。⑩[争渡]争着行驶。(11)[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12)[长空]广阔的天空。(13)[翔]本指鸟盘旋地飞,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14)[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浅,不是真的浅。(15)[万类]万物。(16)[霜天]秋天。(17)[竞]争着。(18)[怅(ch4ng)]原意是失意,这时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19)[廖廊(li2o ku^)]指宇宙的广阔。(20)[苍茫(c1ng m2ng)]旷远迷茫。
我的疑惑?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独立寒秋图a、请学生描述这幅图,并调整开头三句词的语序在深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b、诗歌的语言高度浓缩、凝练,这首词也不例外。一般的,诗人们在动词和形容词上下的功夫相对多一些,从而形成了“炼一字而全篇皆活”的艺术效果。 “立”字之前加个“独”字起什么作用?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点明诗人一人独游,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铺垫。把诗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豪迈风格的基调。2、湘江秋景图
a、这个“看”字,总领几句?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这七句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秋色图。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这幅图画,有近景,也有远景;有仰视,有俯视;有静景,也有动景。它巧妙地做到远近结合,动静相宜。b、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幅图画写得这样出色?一方面选择的景物富有典型性,如山林、江水、雄鹰、游鱼都是湘江地区最有特色的景物。一方面贴切地写出这些景物的主要特征,如写山林,突出“红”字;写江水,突出“碧”字;写鹰,用“击”字;写鱼,用“翔”字。这七句全是写景,为下阕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从写景到抒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