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心理与改造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犯罪心理与改造对策

大学生犯罪心理与改造对策 大学、监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监狱是惩罚犯罪者的场所,是国家刑法的执行机关。但两个不同的概念,又具有同一性,也就是说其共性都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地方,都是“以人为本”的大熔炉,教育的对象都是“人”,不过,大学的“人”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修养、有素质的人才,而监狱关押的“人”,给人的印象大多是粗野无羁、愚昧无知、胡作非为的社会“毒瘤”,人民深恶痛绝的犯罪者。大学受教育者是“高智能”者,监狱受教育者是“低智化”者,大学里的学生是“自由者”,监狱的学员是国家法律所限制自由的特殊者,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两个不同的场所都是以“教育人”为目的,教育的方法不同,教育的手段不同,大学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又培养道德情操和高尚的风格,预防犯罪;监狱是对其“恶习”进行矫治,逐渐达到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合格的公民,也就是说大学是“事前”教育,监狱是“侍候”教育,一个是“高智化”教育,一个是最基本达到要求的“低智化”教育,距离不同,档次不同,但教育的目标一致。 所谓“高智能”是指本来有修养、有道德水准的高材生而使自己的行为“不可为”、“不敢为”、“不必为”,更加达到“至高”的道德修养,和国家的栋梁之才。所谓“低智能”,是指将不道德行为和不良习惯矫正为合乎大众化的基本要求而已,使受教育者分辨是非、美丑、荣耻、善恶等,也使自己的行为再“不可为”、再“不能为”、再“不敢为”、再“不必为”的目的。 罪犯在人生道路上是失败者,但又使大学生警惕的一面镜子,如果这面镜子不去对照,也就会有“尘埃”逐渐落然。从近几年犯罪的情况来看,大学生这些“高智能”者的犯罪也逐渐有增无减,已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和一些高校的关注。笔者从2001年5月至2004年6月,对某监狱新入监的32名犯罪大学生(累计)进行调查:农村大学生12名,占37.5%;城市大学生20名,占62.5%。文科类专业的11名,占35%,理科类专业的21名,占65%。上高中时,无违纪违法的28名,占88%,因打架、偷盗等问题受派出所等部门处理过的3名,占12%(考大学时隐瞒)。犯盗窃罪的8名,占25%;犯抢劫罪的(参与)1名,占3.1%;因打假犯伤害罪的20名(包括伤害致死),占62.5%;犯故意杀人罪的1名,占3.1%;犯强奸罪的(包括强奸未遂)3名,占9.3%。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6名,占19%;一般的21名,占65%;贫困生5名,占16%。 从以上情况看:①来自城市大学生犯罪率高;②学立刻专业的犯罪率多;③犯伤害罪的占的比例大;④家庭经济状况属中等的发案不少。 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笔者以据调查情况进行了剖析。 一、大学生的几种犯罪心理状态 自尊心理:一个人的犯罪是随着外部条件和内部体验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大学,由于个别大学生情感受挫,人际关系中自尊的需要受到伤害,心理失衡而以一种行为淀浇出来获得这种心理上的平衡,导致犯罪。这种原因心理学家称“挫折攻击论”,认为是一个人情绪体验的产物。如,心理学上的满意、愉快、热爱等,表现出良性上的行为,反之,对那些不满意需要和有害的事物,则会引起另一种情绪的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压抑、愤怒、仇恨等,由于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及客观现实的复杂性,使人产生情绪上的不稳定,多带有冲动性,冲动性有大有小,这要看一个人的素质、素养和自控力的“功底”,而采取一种攻击与侵犯的行为,这就是人的“原始”本能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不满体验上的积累,使机体处于持续紧急的状态,有人叫做“欲求不满”,导致攻击行为的是有这种体验而反应出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佛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基本欲望是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当这种趋乐避苦的欲望被阻时,心理上就产生挫折感,便可能出现一种攻击行为。心理上的挫折产生一种障碍,如被人嘲笑、讽刺、斥责、歧视、受辱等。发生攻击行为时必先有挫折,受的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就越大,这种观点是重视人的不良心理导致犯罪的发生是有根据的。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大学生中间,由于一些同学自身的经济条件的原因(尤其农村的大学生和贫困生),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当别人接到父母的汇款时,自己却背负沉重的助学贷款而自卑;当别的同学穿上时尚的服装时,自己却总是担心被别人笑话“土气”、“土包子”而自卑;当别人过生日大方地请客时,自己却时常为节省一顿菜钱而精算;当别人天南地北侃侃而谈时,别人嫌自己“穷”、“土”,却插不上嘴而自暴自弃、自息自怨;同时一个宿舍的同学,自认为有人故意与自己过不去,嘲笑自己,话中带“刺”而自卑,同样在一个学校学习,同样是同学,自感被人瞧不起而自卑。 自卑心理产生了敏感封闭、孤僻、抑郁、嫉妒、虚荣、爱面子、固执、偏狭、钻牛角、怨恨、义愤等性格上的特点。以至激情爆发时,满脑子都是由某种烈的冲动意念所支配,血液涌动加快,浑身聚集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