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耆夜与周公酒政的思想意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简耆夜与周公酒政的思想意蕴.pdf

清华简 《耆夜》与周公酒政的思想意蕴 刘光胜 李亚光 (1.上海师范大学 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34;2.渤海大学 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 《逸周书》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周公研究主要局限在灭商后-3国摄政、辅佐成 王时期,而灭商之前周公思想的探究遭到人为忽视 ,青壮年时期研究空白的状况与周公文化 “元圣”的地 位极不相称。新发现的簋及陕西岐山周公庙西周甲骨等文物,仍未改变这一时期研究材料缺乏的局面。清 华简 《耆夜》展现灭商之前周公的思想面貌,而 《尚书 ·酒诰》则作于周公摄政时期,二者都涉及到周公 与酒的文化关联 ,通过二者比较,以期展现周公酒政的推行难度及思想深度。 关键词:周公;清华简 《耆夜》;《尚书 ·酒诰》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7—0246 (2011)12—0033—06 在历史上,周公是以禁酒著称的圣人,他颁布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酒政禁令—— 《尚书 ·酒诰》,规定 “群饮,汝勿佚 ,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周公认为群饮败德,嗜酒亡国, 严禁官吏聚众饮酒,对于 “群饮”、“祟饮”者,将处以极刑。 《大盂鼎》说:“我闻殷坠命,唯殷边 侯甸雩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康王把殷商覆亡的原因归结于嗜酒,并告诫臣盂说 “酒无敢 酣”。 《毛公鼎》宣王训诫毛公说:“善效乃有正,毋敢酗于酒。” 《大盂鼎》的年代为西周早期, 《毛 公鼎》已延至西周晚期,受周公思想影响,西周禁止群饮嗜酒长达300年。后续封建社会的统治者, 从国家社稷兴亡着眼,大多效法周公颁布禁酒令 ,以周公为禁酒的楷模,周公禁酒,对整个封建时代 的酒文化影响至为深远。 清华简 《耆夜》周公致毕公乐诗 《最晟》说: “王有旨酒,我忧以 ,既醉又侑,明日勿稻。” 郭永秉联系上博竹书 《吴命》6号简 “宁心救忧”和楚帛书 “思孚殳奠四极”,认为 “孵”字意为安 宁、宁定, “王有旨酒,我忧以孵”意为以王的美酒来安宁内心的忧愁。其说可信。《正字通 ·人部》 说:“侑,劝也,相也。” “侑”意为在酒席上劝酒助兴。 《诗经 ·小雅 ·菀柳》: “上帝甚蹈,无 自眶 焉。”郑玄笺: “蹈,读 日悼……今幽王暴虐,不可以朝事,甚使我心中悼病,是以不从而近之。”郑 玄说蹈可读为 “悼”,意为心忧。稻与蹈 皆从舀,我们怀疑清华简 《耆夜》的 “稻”可与 “蹈”通, 读为 “悼”, “既醉又侑 ,明日勿稻”可理解为尽兴喝酒,不要为明日心忧。 清华简 《耆夜》记载戡黎归来 ,在饮至礼上,周公频频举爵,向武王、毕公敬酒劝酒,说王有 美酒,自己忧愁不再,自己既要喝醉,又劝毕公不要为明日心忧,尽情饮酒。 《尚书 ·酒诰》周公则 主张 “饮惟祀”, “德将无醉”,要求殷遗民只有在祭祀时才可饮酒,并要以德相持,群饮则处以极 刑。毕公、康叔同样皆为周公的兄弟,清华简 《耆夜》周公劝毕公 “明日勿稻 (悼)”,不要为明日 心忧,尽兴饮酒,而 《尚书 ·酒诰》周公说 “刚制于酒”,严禁康叔嗜酒。同样都是周公,为何清华 基金项 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 目 (09JZD0042)。 作者简介:刘光胜,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教师,清华大学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课题组成员,研究方向:出土 文献和中国儒学史;李亚光,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先秦史。 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第 12期 ·清华简研究 简 《耆夜》与 《尚书 ·酒诰》对酒的态度竞判若两人,出现如此大的思想反差,着实令人费解。 《尚书 ·酒诰》禁酒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对酒量的限制。 《酒诰》说: “无彝酒。”又说 “德将 无醉。”彝,常也。不要经常喝酒 ,偶尔饮酒时,以德约束 自己,避免喝醉失礼。清华简 《耆夜》周 公旦为室, “室”意为主人,为饮至礼仪的主持者。 《诗经 ·鹿鸣》说: “我有 旨酒,以燕乐嘉宾之 心。”赋诗劝酒是出于礼仪的需要,是周公作为饮至礼主人的职责。清华简 《耆夜》饮酒赋诗的本质 是酒以为礼,通过宴饮赋诗,毕公得到武王、周公的祝贺、敬酒,自然倍感荣耀,君臣关系融洽,饮 至礼的气氛更趋热烈。清华简 《耆夜》周公说 “既醉又侑 ,明Et勿稻 (悼)”,周公向毕公敬酒,是 出于饮至礼向毕公道贺的需要,并非要真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