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第2章第3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第2章第3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第2章第3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

学业分层测评(八) 点击图标进入…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学业分层测评 热岛效应 污染源 利用方式 城市景观 产业活动 工业生产 郊区 郊区 商业 制造业 市中心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 理要素 城市化的影响 后果 地形 进行改造,趋向平坦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 水文 破坏原有河网系统 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生态 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及垃圾,干扰、破坏环境生态 城市生态遭受破坏,环境恶化 人文环境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人口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低 高 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达 文化、观念 受教育程度低, 整体文化素质低 受教育程度高,整 体文化素质较高 城市环境问题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环 境 质 量 下 降 大气污染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  影响人类健康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破坏生活环境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光污染 城市建筑玻璃墙幕、城市灯光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城市光源多用生态的“绿色照明”,制定建筑光标准;家庭装修合理布置灯光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阶段 比项   城市化(A) 逆城市化(B) 人口流 动方向 由乡村、郊区大量流入城市 由市中心向郊区、乡村迁移 城市功能、地 位、用地规模 变化 城市产业集聚,功能多样,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中心地位日益增强 商业和制造业等外迁,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城市外围出现城市新区或卫星城 出现时间 发达国家 产业革命后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 发展中国家 “二战”后迅速发展 当前出现在一些发达城市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及成因。(重点)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难点) 3.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阅读教材P41~P43第6段,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产生。 (2)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3)城市重要的。 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变了土地。 (2)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 (3)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所取代。 (4)使人口和由分散到集聚。 (5)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 正误判断: (1)城市化过程中,填埋河道降低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 (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 【提示】 (1)× 城市化过程中填埋河道,破坏了原有河网系统,排水不畅易造成城市内涝,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2)×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并非都是不利影响,也有有利的一面。城市化过程可以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从而改善环境。 教材整理2 城市环境问题 阅读教材P43第7段~P46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病 (1)成因:长期的高强度的。 (2)表现 2.城市郊区化 (1)概念: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或卫星城迁移。 (2)表现:居民由市中心区向迁移,和也随之向外扩散,造成的衰落。 正误判断: (1)解决城市拥堵要靠修建更宽阔的道路。(  )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 【提示】 (1)×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要靠合理规划城市,加强对道路的管理。 (2)×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速度不合理、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过度膨胀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只要我们合理发展城市,有效管理城市,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教材整理3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阅读教材P46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