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第 期
2009 9
黄土地之魂
——— 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
刘彩云
(海南大学,海南 572022 )
摘 要:陕北民歌用它那淳朴明快的音乐、原始野性的唱腔与近似疯狂的语言,彰显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征。
陕北民歌以山曲小调宣泄黄钟大吕之韵,以大气磅礴张扬黄河儿女的性格。 这块黄土堆起的中华的脊梁,承载了
历史上最深的苦难,扛起过华夏的大运,在艰难的岁月里是民歌让人们在苦难中找到希望,也是民歌让人们在重
压下爆发出力量。
关键词:陕北民歌;体裁形式;曲式结构;文化底蕴;信天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J607 A 1008-4088 2009 09-0092-05
陕北民歌粗犷、豪爽,具有黄土高原一样坦荡豪爽的性格特质,其种类多样曲调广阔,有优
美抒情的山歌,浑厚宽广的信天游,节奏强烈的劳动歌,流利畅达的小调,流传民间的风俗歌等
等,仅记录在册的就有 万多首。
2
陕北民歌不仅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还富有广泛的多元性,如小调类歌曲中包含有许多外地
流入的民歌小调,经陕北民间歌手更新、重组,成为陕北民歌,一展陕北人民的歌唱才能和音乐
创编智慧,更体现了陕北人民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一、陕北民歌的文化底蕴
(一)悠久历史
陕北是华夏民歌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黄土高原一带的早期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
明的发端史。 陕北民歌源流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如神宫调是陕北巫婆神汉作法事时所唱之曲调,
可溯源至古代的占卜巫风;其旋律简单,吟诵性强,代表曲目如《参神》、《上香》等。 再如陕北民歌
小调,可溯源至先秦时的乡遗风,历唐、宋、元、明、清而发展盛行。
最早的陕北民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民间艺人千百年来不断的筛选和丰富、保
留与变异,直到封建社会,才逐步衍生了包括劳动号子、仪式歌、信天游、小调、社火歌舞等体裁,
具有黄土高原历史文化特色。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的《 国风》对陕北民歌早有记载,
而《 国风》 中的《秦风》和《幽风》就是陕西一带的民歌。
世纪 年代中期是陕北民歌历史性的辉煌时期, 以吕骥为首的一批鲁迅艺术学院的教
20 30
收稿日期:
2009-07-03
作者简介:刘彩云(1958- ),女,陕西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学与理论。
· ·
92
黄土地之魂
师和学生,对陕北民歌进行了大量的采录。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说》发表后,大批的
“鲁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收集民歌。 并在此基础上加工、整理、改编、创作出《 东方红》、《翻身道
情》、《大路歌》 以及《军民大生产》等一批新民歌,这些歌曲一经问世就立刻传遍各解放区,陕北
这一穷乡僻壤的民歌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把陕北民歌的创作、演唱活动推向一个前所未有
的新高潮。 50 年代后,全国举行了数次民间汇演,中央民族乐团还下设了陕北女子民歌合唱队,
排演了《走西口》、《三十里铺》等民歌。 她们的无伴奏合唱,标志着陕北民歌演唱的新水准。 70 年
代,陕西省文艺工作者推出了《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 首陕北民歌,一时间
5
在全国掀起了演唱陕民歌的热潮,这一时期的陕北民歌直到现在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
陕北地区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唯有扯开喉咙,铆足劲地高声放歌,才能充分表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