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11-A/0
输送带进厂检验规程
1 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普通输送带的进厂检验。
2 检验依据
GB/T4490-1994 输送带尺寸
GB/T7984-2001 尼龙输送带
GB/T9770-2001 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
3 检验项目
3.1 输送带的外观质量、基本尺寸、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
4 检验方法
4.1经营处负责向质检处提供分承包方的质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供质检处复核。
4.2 检验输送带外观质量:其表面应平整,无影响其使用的明疤、缺胶和裂痕。带芯应由覆盖层完全封闭,不得有外露。
4.3 外形基本尺寸检验:用卷尺、卡尺按照产品标准要求检验。
5.判定
5.1 输送带外观质量、基本尺寸检验,有一个检验项目不合格,取双倍试样复验,如复验后仍有一个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卷产品不合格,执行不合格品处置程序。
6.记录
6.1 每卷保留一个记录,不合格结果优先记录。
6.2 检验合格后填写《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
轴承进厂检验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轴承产品的进厂检验。
2 检验依据:
GB/T3637
MT/T655-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技术条件》
3 轴承验收项目
3.1 应有厂家提供的生产合格证,合格证必须标有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无合格证的不准验收。
3.2 外观检验:内、外圈及滚动体外表必须光滑、发亮、不得有麻点、锈斑、凸、凹不平现象,转动时均匀、轻快,不得有卡壳、跳动现象。
3.3 尺寸检验
轴承公称尺寸及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轴承型号 内径d(mm) 外径D (mm) 宽度B(mm) 钢球数 极限负载
KN 204KA 20 47 14 7 10.71 205KA 25 52 15 8 11.80 305KA 25 62 17 7 17.60 306KA 30 72 19 7 20.95 307KA 35 80 21 7 26.20 308KA 40 90 23 7 32.50 径向游隙参照《机械设计手册》第4卷中表28-1-6-11中的基本要求的游隙数。
3.4 硬度检验:
3.1使用里氏硬度计检验
3.2内、外圈及滚动体硬度标准在HLD766至HLD812之间
4 抽样数量
当同一型号轴承数量不超过10件时,必须每件都要检查,当数量大时,采用10%抽检,但每次抽检数不得少于10件。其中3%作记录(最少不少于3件)。
5 判定方法
5.1轴承硬度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执行不合格品处置程序。
5.2轴承表面质量、基本尺寸或合格证有一个检验项目不合格,取双倍试样复验,如复验后仍有一个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执行不合格品处置程序。
6.记录
6.1 每批保留三个记录,不合格结果重点记录。
6.2 检验后填写《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
外协铸件进厂检验规程
1 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件的进厂检验。
2 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
GB/T9439-1988 《灰铸铁件》
GB/T1176-1987《铸造铜合金》
GB/T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3 检验项目: 热处理硬度或铸件的化学成份,外协件表面质量及基本尺寸
4 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4.1 经营处负责向质检处提供分承包方的产品检验报告或化学成份单、合格证等,供质检处复核。
4.2 热处理件须核对外协件厂家,检验报告 ,结构尺寸、外观应符合图纸和标准的规定。
4.3 外协铸件表面的质量是否有影响其使用的缺陷。
4.3.1 外协铸件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加工不掉的缺陷。
4.4 铸件外露非加工面上的铸造缺陷,如砂眼、缩孔、斑疤、冷隔等(裂纹除外),其总面积不超过缺陷所在面积的3%,且不得聚集在一起。单个缺陷面积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铸件最大尺寸(mm) 单 个 缺 陷 面 积 深 度 数量 mm2 < mm < 个 ≤260 5×5 缺陷处壁厚的1/8 1 >260~500 10×10 缺陷处壁厚的1/8 1 >500~750 20×20 缺陷处壁厚的1/8 1 >750~1250 30×30 缺陷处壁厚的1/8 1 4.4.1 加工面上的铸造缺陷深度不得超过该处的加工余量。
4.4.2 表面质量检测合格后,按铸件图样检测其各尺寸及其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标准见表:
类别 单边余量(mm) 偏差(mm) 砂型铸造 3~5 ±1 精密铸造 1.5~3 ±0.5 5. 抽样方案
5.1 每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全套推荐.ppt VIP
- 05J927-1汽车库建筑构造图集.pdf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微生物.pptx VIP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讲话:教育从来不靠一个人燃烧,而靠一群人沉下去!.docx
- 中小学校服验收记录单(参考模版).doc VIP
- DLT5418-2009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Unit2 Integratedskills课件.ppt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0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 详解《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3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