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河道的管理与保护详解
第七章 河道的管理与保护 1.河道管理的定义 2.河道管理的主体 1.河道管理的定义 就是运用法律、技术.经济、行政等管理手段,有效地控 制人类在河道范围内的活动,对一切影响河势稳定和河槽 防洪、输水功能的行为实施严恪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 管理,充分发挥江河湖泊的行洪、排涝,航运、发电、供 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作用。 2.河道管理的主体 河道管理活动中的主体:谁来管理的问题 河道管理活动中的客体: 管理范围﹙谁﹚的问题。 河流洪水是按照流域水文单元汇集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 流联为一体,不可分割,是一个天然的大系统。 河道堤防作为江河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治理、建设和 管理必须按照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指挥。 河道的治理和管理又必须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性才能把工作做 好。 我国治黄、治淮和治理其他江河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 《河道管理条例》规定,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河道主管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是该行政区域的河道 主管机关, 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对河道实施统一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统筹兼顾各地区,干支流、 左右岸、上下游之间的利益,以求得最大的效益。 河道的分级管理是在统一管理下的分级管理。 有几种理解 最狭义的理解 河道指河床,也就是江河天然水流的通道和载体; 一般的理解 河道是河流的同义词,也就是江河水流与河床的综合体; 广义的理解 河道不仅包括水流与河床,还包括河床范围以内及其边缘 的附属物。 从河道本身的构成来说,河道应包括堤防及其之问的主河 槽、河滩、沙洲、岸线、两堤外的护堤地, 在明确了河道管理的主体以后.还必须解决河道管理的 范围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21条第三款规定: “有堤防的河道、湖泊,其管理范围为两岸之间的水域、 沙洲、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无堤防的河道、湖泊,其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 者设计洪水位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和行洪区。” 据此,河道管理范围主要取决于河道设防(堤防)的情况和 河道洪水水位。 河道管理范围的具体划定, 《防洪法》第2l条第四款规定 “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湖泊管理范围, 由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依照前款规定界定; 其他河道、湖泊管理范围,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依照前款规定界定。” 航道是河道的一部分,河道大于航道,但河道不一定就是 航道,这是客观存在的。 河道管理是对河道多种功能的综合管理; 航道管理是为保护和发展航运而进行的专业管理,二者相 辅相成,各司其职。 一般来说,只要河道行洪畅通,对航运安全必将起到积极 作用。 但有时两者也有矛盾的时候。 如为了确保航道畅通,需修筑丁坝,抬高水位,但从水利 角度来说,可能造成河势改变,对堤防构成威胁。 因此,在《河道管理条例》中规定, 交通部门进行航道整治,应当符合防洪安全要求,并事先 征求河道主管机关对有关设计和计划的意见。 水利部门进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应当兼顾航运的需 要,并事先征求交通部门对有关设计和计划的意见。 河道管理与土地管理关系非常密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 土地管理主要是对范围内的可耕地和其他可以利用的土地 的地藉管理,即土地的权属管理。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地籍管理一般分四种情况: (1)基本河道 河床经常过水的部分以及河滩,作为河道的基本组成部 分,不纳入地籍管理范围,完全依照河道管理有关规定进 行管理与保护; (2)不经常过水的耕地和可利用土地,纳入土地部 门的地籍管理,河道管理则是对其耕作和利用方 式实施必要的限制。 例如,禁止种植高秆作物及进行其他妨碍行洪、 污染水质的活动。 3)对于国家管理的堤防和水工程,由地方人民政府划定工 程管理范围,在管理范围内,土地由工程管理单位占有和 使用,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侵占。 但在实践中,这部分土地的使用经常发生争议,因此,水 利部门应当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定权发证,确定权属。 有的地方一时划定管理范围有困难的,可以先划定管理范 围预留地,以此作为行使管理职权的依据。 (4)堤防背水坡管理范围以外的一定距离内,应当 划为保护范围,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但 应按照河道管理法规的规定,限制那些影响堤防 防洪安全的话动。 这里所说的保护范围,不是堤防保护的地域范围, 而是保护堤防本身所需要控制的范围。 三、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与管理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对河道的功能影响很大,应该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 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 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