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 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 陈尧禹 董凯 郭萌 张勇 赵若望 华圣杰 胡恒涛 人文131 目录: 一:城市概况 二:城市保护规划 三:存在问题 一:城市概况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 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 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 称,曾数度庇佑华夏之正朔,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 史遗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文物古迹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7座城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第一批名单,南京、西安、北京等24座城市名列其中。 南京作为历史古都型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南京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103点;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9处,116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368点。 南京现存的文物保护单位分为以下几类:(1)古人类遗址:如汤山遗址 (2)城墙:保存完好的明城墙及城门城楼 (3)古宫殿遗址:明故宫遗址、朝天宫等 (4)宗教建筑:鸡鸣寺、栖霞寺等 (5)陵墓遗址:明孝陵、中山陵等 (6)革命纪念物: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 假设 古城格局 南京古城结构严谨,整体性很强, 体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氛围,皇 城偏处城东,以皇城为核心的政 治活动区呈西北展延之势。城中 南部,以秦淮河两岸地带为核心 的经济活动综合区处于政治活动 区的半包围之中。 从各综合区的配置关系看,主次 分明,有严谨的礼制规范秩序, 宫城中轴线与旧城中轴线基本平 行。就外廓而言,皇城位置处于 全廓中部偏南处,而非偏居城东,这样不仅有利于宫廷保卫,也突出其中心地位,这种设计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虽然皇城与宫城基本已毁,但其格局依然可以从遗迹中看出。 二:城市保护规划 1.城市性质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承担着国家行政、文化、经济职能,在明朝时与北京遥相对应,近代还作为国统区的首都,1949年以后城市性质发生一部分变化。 在新一轮总规中,南京的城市性质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2.保护目标与原则 ?保护目标: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完 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施机制,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重要枢纽、南方都城杰出代表、具有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目标。 ?保护原则:1.拓展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和内涵,建立由整体风貌、古都格局、历史地段、古镇古村、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的保护框架,实现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2.把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所依托的城市作为有机整体,统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老城及其所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保持南京特有的古都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 3.在保护的基础上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复兴,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促进历史文化永续利用,提升老城活力。 3.整体格局和风貌保护 ?山水环境保护:保护和彰显南京“襟江带湖、山水相依、龙盘虎踞”的地理形胜。重点保护秦淮河、金川河、历代护城河以及玄武湖、莫愁湖、前湖、琵琶湖等水体。 积极发掘环境风貌保护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环境风貌保护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进行保护、控制和建设管理,严禁开山采石、填塞水域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行为。 ?历代都城保护:整体保护历代都城格局及其所依托的山水环境。重点保护六朝、南唐、明代及民国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历史遗存和重要遗址。考古、施工中发现的重要遗址遗存应当原址保护,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向公众展示。 保护六朝建康城遗址,加强南唐都城现存城墙、城河及宫城遗址的保护控制,保护明代四重城郭格局,保护民国历史轴线沿线的民国建筑,保持沿线以公共建筑为主体的功能特色。 4.建筑高度控制 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保持老城现状“近墙低、远墙高;中心高、周边低;南部低、北部高”的总体空间形态。 老城为高层控制区,其建筑高度、开发强度根据老城合理容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 三片历史城区新建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5米以下(公共建筑可以控制在40米以下)。 严格控制景观视廊中的建设活动,重点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任何新建高层建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