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PS七参数求解与比较.doc.doc
GPS七参数的求解与比较
褚爱国 吴小花
摘 要:GPS RTK技术具有定位快,精度高的优点。本文介绍了RTK七参数的两种求解方法。
关键词:GPS RTK技术 七参数 坐标系统
一、前言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定位服务。GPS对于大地测量与普通工程测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果要获得高精度的、实时的三维坐标,在GPS测量中就要采用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即RTK(Real Time Kinematic)。
二、GPS RTK测量技术原理
GPS 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GPS测量中,GPS数据通常采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即WGS一84)。WGS一84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WGS一84坐标一般用B,L,H表示。B称为大地纬度,L称为大地经度,H称为大地高。而我国采用的坐标系是北京54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属于参考大地坐标系,参考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其主要参数为:长半轴为6378245,扁率为1/298.3。地方独立坐标系统则视不同情况而定。北京54坐标或地方独立坐标一般用 X,Y,Z表示,Z为高程,即正高Hg。
在利用RTK技术进行GPS测量过程中,确定坐标转换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参考点解算七参数,已知参考点一般应具有两套坐标系统的坐标值,常用模型为Bursa公式:
以上,,m为经典的Bursa七参数,要精确地对WGS一84坐标系统和地方坐标系统的坐标进行转换,需要精确地求出Bursa7参数,即至少需要三组具有两套坐标系统的坐标值的点。
三、坐标转换方法及分析
在RTK测量的过程中,坐标转换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得到高精度的地方坐标系坐标,而控制点的WGS-84坐标只需要相对坐标的高精度。下面就RTK技术,谈谈两种七参数的求解过程。
3.1 方法一:已知控制点只有当地坐标系的坐标
首先在其中一个控制点上架设基准站,并用单点定位的方法求得该点的WGS-84坐标系坐标测得其余各控制点的WGS84坐标 3 7099.596 7544.460 35.548 6 5743.795 1441.102 17.962 7 5682.315 7044.610 241.141 71 2936.568 5992.221 9.838 93 1903.333 3757.989 58.333 13 0977.432 1702.859 3.742 14 9195.948 2677.950 33.143 15 8466.657 8880.008 48.005 47 6969.559 1407.092 31.890 因大地坐标控制点及GPS RTK七参数涉及机密,上表数据已做了相应的技术处理。
取其中的3003、3007、5013、5047作为求解七参数基点,分别求解七参数,其精度分别如表2所示。
表2 RTK残差
点
名 方法一 方法二 H残差 V残差 点名 H残差 V残差 3 0.013 0.016 3003 0.006 0.001 7 0.009 -0.005 3007 0.002 -0.003 13 0.008 0.008 5013 0.006 -0.001 47 0.016 0.020 5047 0.001 0.002
使用3.1及3.2两种方法求取七参数,分别对其他已知控制点进行坐标采集,分别与已知成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精度比较成果表 (单位:mm)
点名 方法一 方法二 ΔX ΔY ΔH ΔX ΔY ΔH 6 0.011 0.006 0.015 0.006 0.005 0.009 71 0.009 0.005 0.010 0.005 0.002 0.005 93 0.008 0.004 0.011 0.000 0.001 0.007 14 0.006 0.005 0.007 0.004 0.008 0.004 15 0.003 0.001 0.021 0.002 0.001 0.005 47 0.012 0.010 0.011 0.004 0.006 0.002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使用第二种方法测量的精度明显要优于使用第一种方法。
五、GPS RTK七参数求取的结论
5.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DA设计流程整合-南台科技大学104学年度第2学期课程资讯.PDF
- EIGRP的工作原理.PDF
- ENC28J60网络模块用户手册.pdf
- EPIC农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研究进展3.PDF
- ETD-2000,3000离子溅射仪说明书.pdf
- EVOS新型显微镜细胞成像系统.PDF
- F-TSQ2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pdf
- F5_LTM_VE下载_安装和使用.pdf
- FeCo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电化学与盐雾腐蚀研究.PDF
- Fiery_SC5500_服务器安装步骤.pdf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