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仙—唐代文人饮茶文化的道家与道教思想.PDFVIP

茶与仙—唐代文人饮茶文化的道家与道教思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与仙—唐代文人饮茶文化的道家与道教思想

茶與仙—唐代文人飲茶文化的道家與道教思想 康才媛 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副教授 摘要 陸羽為唐代文人飲茶文化的開創者,也是中國飲茶文化的殿基者,其人生的境界可以「一 生為墨客,幾世做茶仙」做詮釋,他雖生於寺院,但行跡似道家隱士,並消遙於茶的生命情調當中, 他的貢獻在於提昇茶成為哲理與精神境界,使茶文化成為大唐時代思想、宗教、文學、藝術融匯的 表徵,且使飲茶成為個人哲理與才性、境界與實踐融合的可能途徑,因此茶非口飲而已,更是心靈 自由、精神消遙的體驗活動。 綜觀唐代飲茶文化涵融儒、釋、道思想,然而,道家與道教哲理卻是此一文化的核心,不論從 陸羽思想背景、《茶經》內容,唐代茶詩內涵,均可見茶體現道家與道教哲理的思想脈絡。 在思想背景上,陸羽出身復州竟陵郡,此地道士飲茶,並賦予飲茶特殊意義,對陸羽茶文化的 提倡有深遠影響;此外,陸羽性格本具隱者之風,所交遊者亦與己類同,服膺志於道、遊於藝的人 生境界正是道家的生命特質。此外,《茶經》內容也透露出陸羽對道家與道教思想的認同,陸羽主張 「精行簡德」者最適合體會性「寒」之茶,說明無私少欲、精神專一的體道之士最能消遙於茶的境 界之中;此外,承漢晉遺續的服食成仙觀念,以及葛洪養生的道教思潮,也為陸羽飲茶理論提供基 礎;加以,茶可成仙,茶湯如同丹藥,因此陸羽設計的茶器有如煉丹器般,更強調茶可通仙的象徵 作用;因此,飲茶非一般飲食活動,乃「義遠矣哉」,又能得其「至妙」的生活方式。 唐代茶詩在內涵上承繼陸羽所倡「遠」與「妙」的內涵,並豐富飲茶文化的仙道生命,例如茶 在詩中常為體「道」的媒介,也是通仙與成仙的瓊漿靈藥,甚至為勝過仙丹的心靈妙方。此外,唐 代茶詩不僅藉由文字標榜茶可通仙,更由茶湯幻變有如自然風景,重新詮釋道家美學的消遙境界, 因此,煮茶過程有時如聆松風,有時如聽騰波;茶湯也如水面浮花、天空綠雲,或如綠泊盎然,變 化生動的自然妙景,令人有如莊子所謂神人、至人般消遙於自然情景當中,因此「茶」與「仙」遂 成為可以相互置換的境界。 關鍵詞:茶、仙、文人飲茶、陸羽、茶經、道家、道教、茶詩 - 26 - 一、前言 中國飲茶文化淵源流長、精緻深奧,是中國文化的精粹之一,尤其以文人為主體的「文人飲茶 文化」(註 1)更具有深厚的思想、宗教、文學、藝術內涵,因此唐代文人飲茶,在中國飲茶史上扮演 哲理與才性融合,境界與實踐兼備的重要階段。然而,唐代文人飲茶文化之所以有此成就與媚力, 一方面得利於陸羽個人特質及其獨特經驗融會後的理念建構,並著述《茶經》一書,二方面則是士 大夫、僧侶、道士等「文人」藉由相互拜訪、體驗自然、贈茶、煮茶、欣賞茶器,並透過詩文往來 傳達的結果。 根據陸羽的理念,飲茶文化是一套意義「深遠」,富「妙境」的生活文化,這套文化富含儒、 釋、道等多元思想脈絡。雖然,學者已注意茶與仙的關係,並注意道教儀式用茶,(註 2)但部份學者 卻也主張道士對茶的悟性不如僧侶,(註 3)然從飲茶的境界與藝術而言,道家老莊與道教神仙思想所 追求的境界卻是深化茶文化最重要的哲理基礎。因此,本文將從陸羽及《茶經》知識建構、唐詩所 呈現的心靈境界,說明道家與道教思想對唐代文人飲茶文化所扮演哲理奠定的角色,並藉由唐代茶 詩,說明在道家與道教思想影響下,唐代文人飲茶活動所追求的哲理意義與妙趣體驗。 本文所述的道家與道教並無絕對分別,(註 4)基本上道家指思想層面,以老莊思想為源頭, 歷經魏晉南北朝,至唐代有新的發展,其中對「自然」的嚮往與體「道」的境界影響最深;而道教 思想源頭複雜,大致包含原始天神與鬼神崇拜、陰陽五行學說、神仙思想、黃老思想等,(註 5)其中 對唐代飲茶文化影響最大的是神仙思想的一支。 二、陸羽與道家、道教 陸羽著作的《茶經》是中國第一部茶書,為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成熟奠定里程碑的基礎。 然而,從《茶經》創作思想,與陸羽所倡的茶藝與茶器分析,深富濃厚的儒、釋、道色彩,(註 6)其 中道家與道教思想更是全書哲理之核心,不僅是唐代文人飲茶文化的思想底蘊,甚至影響整體中國 飲茶文化,(註 7)因此以下將從陸羽出身背景、性格、交遊等個人特質,分別論述與道家、道教的關 係。 1、陸羽出身的道教背景 陸羽受道家、道教影響可從陸羽生長地的道教文化背景加以觀察,此一影響促使陸羽提倡煮茶 法,並將此茶法建構成為實踐道家老莊思想的飲茶實踐方式。 陸羽生長地為唐代山南東道復州竟陵,即今湖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