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骚 课堂使用
离骚节选 其他观点参考 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投江呢?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 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种行为会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屈原他不想死,谁不想活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放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施展,所以不得已而为之。 * “风骚”一词,泛指文学。 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楚辞”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及 艺术手法; 2.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和 美政理想。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的题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通“罹”,遭遇,指遭遇灾难或不幸.以“离骚”为“遭忧作辞”;骚,骚乱,指动乱和忧愁. 题义为:遭遇不幸的忧愁. 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2 句, 2490 字,课文是节选。 朗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为语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外在形象 长相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着装衣饰 既替余以蕙纕兮;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内在品格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忠贞不渝,死而后已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那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3.“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而自己的态度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小人嫉妒、陷害; 主上不察; 自己不愿同世俗妥协、同流合污 文章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受屈遭贬的原因 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 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讨论: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观点:不赞同 理由: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观点:可以理解 理由: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