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1-3节短暂的隋朝;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唐朝后期的政局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人教版第四章 第一、二、三节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50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隋统一的条件的是( )
A. 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
B.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C. 隋朝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D. 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2. 隋文帝的下列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
A. 建隋代北周
B. 结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
C. 创建三省六部制
D. 大力弘扬佛教
3. 隋朝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内经济联系的措施是( )
① 开凿大运河 ② 巡游江都 ③ 营造洛阳 ④ 派人去流求和西域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4. 617年,经水路从余杭到长安,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运河应是( )
① 广通渠 ② 永济渠 ③ 通济渠 ④ 江南河 ⑤ 黄河 ⑥ 邗沟
A. ②③⑤① B. ④③②① C. ⑥④①⑤ D. ④⑥③①
5. 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 B. 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 巡游享乐 D. 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6. 隋炀帝时,客观上改善了北方交通状况的史实是( )
A. 修筑驰道 B. 开通运河
C. 最早开通江淮的江河 D. 修筑驰道和开通运河
7. 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 )
① 炀帝的暴政 ② 开通大运河 ③ 农民大起义 ④ 部将的反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8. 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 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9. 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 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10.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过,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老百姓,更是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
A. 稳定社会秩序 B. 维护地主阶级长久利益
C. 忧怜百姓 D. 完善各项政策
11.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 民贵君轻的思想 B. 农业为本的思想
C. 君治为本的思想 D. 强调“存百姓”思想
12. 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 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13. 下列哪一项内容与武则天有关( )
A. 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授职 B. 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C. 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 D. 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14. 下列哪一项内容与唐玄宗有关( )
A. 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 B. 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受职
C. 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D. 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15. 西汉与唐朝兴盛的共同原因是( )
A.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B. 实行十五税一
C.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16. 导致“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最突出的原因是两朝统治者( )
A. 重用贤臣 B. 励精图治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二. 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几首唐朝诗人评价隋朝大运河的诗:
材料1 胡增《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2 宗元鼎《炀帝冢》: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