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激 励 领导与激励工作密切相关。领导者要获得被领导者的追随与服从,必须能够了解被领导者的愿望并帮助他们实现各自的愿望。 行为与激励 激励理论 激励实务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掌握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强化理论 了解麦克利兰的需求理论 会应用以上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激励方案 案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 友谊卡片公司的老板经营有方,虽然只有12名员工,但生意兴隆,年均利润已超过10万美元。老板决定让员工共享公司的成功。 她宣布,在即将来临的6、7、8三个月中,友谊卡片公司星期五也成为休息日。这样,所有员工将有三天的周末时间,而与此同时,他们仍得到与五天工作制一样的薪水。 在实施这个制度一个月后,一位老板最信赖的员工向她坦白,他宁可得到加薪而不是额外的休息时间,而且他相信另有几位员工与他的想法相同。 老板十分惊讶。她的大多数员工不到30岁,而年均收入为35000美元,这已超过本镇从事相似工作的员工收入的20%。对于她自己来说,如果年收入已达35000美元,再让她在钱和休闲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她毫无疑问将选择后者,她以为员工也会如此。 不过老板十分开明,接下来她召开了由所有员工参加的大会: “你们是希望得到夏季的四天工作制呢还是希望得到4000美元的奖金?多少人赞成继续实行四天工作制?” ------ 6只手举了起来,“多少人更愿意得到奖金?” ------ 另外的6只手举了起来。 案例二:这是为什么? 有这样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视员工如兄弟,强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并把这种思路贯穿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当企业的收入高时,他便多发奖金给大家;一旦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不好,他就少发甚至不发奖金。 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大家只是愿意“有福共享”,而不愿有难同当。在有难时甚至还有员工离开公司,或将联系到的业务转给其它的企?业,自己从中拿提成。 这位老板有些不解,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请分析之 第一节 行为与激励 人的行为过程 人的行为过程是由多个阶段组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极为丰富复杂的过程。 内在需要的丰富性影响到个体动机的复杂性和行为方向上的差异性。 在行为动机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人所选择的目标和行动方式也可能各不相同 影响行为的因素 人的个体行为(Behaviors)主要受到其个性特点与所处环境的影响。B=f(P,E) 个性(Personality) :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环境(Environment):人的行为是环境中存在的驱动力和遏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要与动机 需要:人类出于保持生理与心理上的平衡而 具有的内在要求。人类行为的本源。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于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与意念。 动机形成的条件:内在需要和愿望 外部诱导和刺激 激励的概念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激励(Motivation)是指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和行为动机,从而引导、强化行为,使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激励的作用在于强化需要,引导动机。 管理者关心的首先是与工作相关的行为,激发和鼓励那些符合组织利益的行为。 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 激励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由人的认知结构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 内容激励:了解内因,创造条件促进需要的满足。即通过提供诱因或刺激,影响个人的需要和动机,从而使其产生所期望的行为。 过程激励:创造外因,改变个人行动的环境。通过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使个人的动机向实现目标的特定行为转化。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由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并指向预定目标,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也是激励得以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 正是从需要出发,引出了关于如何激励的各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环境心理学教学课件PPT城市环境的影响及相关讨论.ppt VIP
- 新22J08 地下工程防水.docx VIP
- 升鼎咨询epm绩效考核软件技术白皮书.doc VIP
- 2025年西安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zrx开发手册资料讲解.pdf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环境心理学场所的评价意象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西安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GB2020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pdf VIP
- 集成电路封装用低放射性球形氧化硅微粉 编制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