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秦代法律制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 主讲:葛少芸 第五讲 秦代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 一、云梦秦简 二、秦律的特点 三、秦律的主要法律形式 四、秦法律制度主要内容 (一) 刑事法规 (二) 民事法规 (三) 经济法规 (四)行政法规 (五)司法制度 五、秦代法制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一、云梦秦简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至秦统一时期的墓葬。第11号墓中出土了1155支秦代竹简,统称为“睡虎地秦墓竹简”,简称“云梦秦简”。其中《编年纪》记载了秦昭王元年(前306年)到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之间发生的大事。十一号墓葬的墓主喜生前曾历任与司法有关的职务。目前看到的法律摘抄部分是从公元前359年商鞅变法到公元前217(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4年)。 云梦秦简所载秦律,虽然不是全部,内容绝大部分是刑事法规、经济法规和行政法规, 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法家学说,对社会生活与国家生活的调整是多方面的,规范细密,律条简约,并且附以统一的解释。在司法中不仅建立了司法官的责任制度,而且在实际勘验中还运用了法医学及其它科学知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秦法制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云梦秦简中有关法律的部分,大致可分为四类。 1.秦律,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三种。 其中所见的律名有: 《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司空律》、《徭律》、《工律》、《均工律》、《传食律》、《行书律》、《工人程》、《置吏律》、《尉杂律》、《效律》、《游士律》、《除吏律》、 《军爵律》、 《藏律》、《戍律》、《捕盗律》、 《屯表律》、《公车司马猎律》、《属邦律》、《牛羊课》、《傅律》、《中劳律》、《除弟子律》、《内史杂》等29个 2.《法律答问》,它是对秦律某些术语及律文的立法意图、诉讼程序中某些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说明。 3.《封诊式》,是对官吏审理案件的原则要求、治狱程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规定,其中也有一些具体案例。 4.《为吏之道》,是官吏应遵守的一些原则要求。 2002年6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又发现里耶秦简,包括里耶古城遗址1号井出土的38000余枚和2005年12月出土于北护城壕11号坑中的51枚简牍。纪年从秦王政25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专家认为,里耶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内容丰富,涵括户口、土地开垦、物产、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奴隶买卖、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相关政令和文书。秦简的整理结果已经证明,它是一本秦代的百科全书 。 2002年11月,里耶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里耶镇被授予全国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10年10月,湖南龙山县里耶镇的里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暨里耶(秦简)博物馆,正式揭开神秘面纱,面向公众开放。 二、秦律的特点 (一)以法家理论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一切皆有法式、一断于法和重刑轻罪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商鞅变法,制定各项相关法律。秦帝国建立后,又对各项律进行修订、补充,形成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治安等各方面的法律框架。 司马迁在《史记》中概括法家思想是: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商鞅制定的法律规定“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 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法家主张重刑轻罪, 商鞅说:“禁奸止过,莫若重刑”。韩非子说:“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 (二)重法轻儒,厉行“法治” 秦自商鞅变法起,就形成了排斥儒家学说的传统。商鞅公开把儒家所宣传的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等道德观念视为有害于社会的寄生虫“虱”,秦昭王认为:“儒无益于人之国。”秦始皇更是采取了“焚书坑儒”的非常行动。在排斥儒家思想学说的同时,强调“以法为本”,“事断于法”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厉行法治。 (三)封建制度初建,刑法文明的发展滞后 秦朝刑法制度的演变,并未体现法律文明的明显提升。却将法家重刑轻罪原则发展到极致。 “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秦律规定:“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又黥以为城旦”,“诽谤者,族”、“挟书者,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