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妆品安全吗? 化妆品中含重金属并不罕见,不过加拿大近期一项对49个知名品牌化妆品的测试结果还是足以令人大吃一惊,所有化妆品中几乎都“潜伏”着砷、镉、铅等有毒物质。其中,倩碧的幻真控油粉底液含有砷、铍、镉、镍、铅和铊6种有毒物质,睫毛膏“Bare Naturale”,也被检测出含有和倩碧一样的6种有毒物。 砷的毒性与化学形态有关。砷化物进入人体可引起组织代谢紊乱,细胞死亡,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能引起(肺癌、皮肤癌),有机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 限用量≤10ppm(10mg/kg) 银盐法测定原理:将一定量的试样经过灰化或消化处理后,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作用下,样液中五价砷被还原为三价,再与新生态的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用乙酸铅溶液浸泡的棉花去除硫化氢干扰,然后与溶于三乙醇胺-氯仿中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作用,生成棕红色的胶态银,比色定量。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辣椒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些品种可高达198mg/100g,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达70 mg/100g,苹果维生素C的含量约10 mg/100g,葡萄维生素C的含量约25 mg/100g。 总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GB/T5009.86-2003) 原理: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氧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然后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脎在浓硫酸的脱水作用下,可转变为橘红色的无水化合物—双2,4-二硝基苯,在硫酸溶液中显色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 ,吸光度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故可进行比色测定。 方法概述 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定量分析 重点与难点 L-B定律基本原理及偏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 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选择 吸光度测量条件选择 光度计测量误差计算 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 高含量组分测定—示差分光光度法 11-1方法概述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是分子光谱法,它利用分子中的某些价电子可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由低能级(基态)向高能级(激发态)跃迁; UV-Vis涉及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光谱区在200~800 nm; 物质对一定波长的光有选择地吸收,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不同,吸收光谱图(波长为横坐标,透光率或吸光度为纵坐标记录的曲线图形)不同。 UV-Vis主要用于分子的定量分析,也可作许多化合物特别是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光学光谱区 分子的能量 分子光谱是带状光谱 ? ? ?*跃迁引起的吸收谱带 n ? ?*跃迁引起的吸收谱带 n? ?*跃迁引起的吸收谱带 ? ? ?*跃迁引起的吸收谱带 荷移光谱(p-d)引起的吸收谱带 配位体场跃迁(d ?d*, f ?f*)引起的吸收谱带 UV-Vis光谱的类型(2) UV-Vis光谱的类型(3) 各轨道能级高低顺序:? ? ? ? n ? ?* ? ?* ???* ? ? ?* ? ? ?*n ? ?* ? ? ?* n ? ?* ?→?* 跃迁(饱和烃类) n→?* 跃迁(含杂原子) n→?* 跃迁 (带孤对电子的杂原子与其他π键共轭) ?→? * 跃迁(不饱和烃类) UV-Vis光谱的类型(4) 对有机化合物分析来说,最常用的吸收光谱是基于?-?*和n-?*跃迁而产生的,实现这两类跃迁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相对较小,其吸收峰波长一般都处于大于200 nm的近紫外区,对n-?*跃迁甚至可能在可见区,属于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UV-Vis光谱的类型(5) 荷移光谱(p-d) 有机化合物光谱类型 n? ?*跃迁 ? ? ?*跃迁 荷移光谱(p-d) 无机化合物类型 荷移光谱(p-d) 配位体场跃迁(d ?d*, f ?f*) (1)吸收带的类型 生色团 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某些不饱和基团(非键轨道或?键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吸收外来辐射时并引起n-?* 和?-?*跃迁,此类物质往往有颜色,不饱和基团称为生色团。 助色团 本身无颜色,但含有孤对电子,可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提高吸收强度的一些官能团,称之为助色团。 (3)红移和蓝(紫)移 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如引入助色团或发生共轭作用)或改变溶剂等而引起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反之称为蓝移。 红移、蓝移、增色、减色效应 影响UV-Vis光谱的因素 共轭效应:共轭体系增大,吸收波长红移,吸收强度增加。 立体化学效应:因空间位阻、构象、跨环共轭等因素导致吸收波长红移或蓝移,吸收强度增色或减色。 pH的影响:pH不同,其解离情况不同,使物质结构发生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