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PDF

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PDF

( ) 2006 年第 3 期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3 2006 ( ) ( ) 总第 175 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 175 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 陈明光 , 王 敏 (厦门大学 历史系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的确在增长 ,但增长状况并不平衡 ,节度使行使权力受 到中央的有力约束。唐中央通过频繁调动和限制兼统 ,有效防止绝大多数节度使专擅一方。安禄 山的权力状况属于特例 ,其形成过程及发动叛乱有复杂的原因 ,不宜简单归结为当时节度使制度 运行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唐朝 ;开元天宝时期 ;节度使 ;权力状况 ( ) 中图分类号: K24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8 - 0460 2006 03 - 0034 - 08 关于唐代节度使制度 ,欧阳修在《新唐书·兵志》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评论 : “及府兵法坏而方镇 盛 ,武夫悍将虽无事时 ,据要险 ,专方面 ,既有其土地 ,又有其人民 ,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财赋 , 以布列 ( ) 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 ,京师不得不弱 ,故曰措置之势使然者 , 以此也。”[1 ] 卷五 ○ 欧阳修虽然 没有明确指出“方镇不得不强 ,京师不得不弱”这一趋势的出现时间 ,但从“府兵法坏而方镇盛”一 ( ) 句 ,可知他实际上指的是开元时期。司马光则在《资治通鉴》天宝六载 747 十二月记事写道 :“及开 元中 ,天子有吞四夷之志 ,为边将者十余年不易 ,始久任矣 ……盖嘉运、王忠嗣专制数道 ,始兼统 [2 ] (卷二一六) 矣。” 欧阳修、司马光的这些说法 ,长期为论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方镇割据的由来者所 ( ) 重视。不少人由此产生了两点认识 :一是开元天宝时期 713 - 755 的节度使都已经集军权、行政权 和财权于一身 ;二是安史之乱之后方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是此前节度使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其 实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 由此可能会对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制度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0 世纪以来 ,研究唐代节度使制度的论著甚丰 ,但多聚焦于安史之乱以后的方镇问题 ,对开元 [ 3 ] ( P50 - 58) 天宝时期节度使与中央的关系问题甚少涉及。 迄今较全面研究唐代藩镇问题的代表 作 ,一为王寿南的《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二为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其研究对象都是 安史之乱以来的方镇 ,对开元天宝时期的节度使制度只有铺垫式的概括叙述。王著认为 ,玄宗时 , 节度使、采访使设置渐多 ,节度采访虽为使职 ,但任期较长 ,又有土地人民 ,职权较大 ,于是使职渐 收稿日期 :2006 - 02 - 16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