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工商联走出去用户使用手册.doc
全国工商联走出去用户使用手册
北京东华软件
修订记录
日期 版本 说明 作者 2017-5-3 1.1 初稿 贺志坤
引言
编写目的
为了便于对该系统进行使用,特编写此使用手册。
全国工商联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查摸清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状况。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民营企业“走出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指导工商联“走出去”工作,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近年来,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已成为我国“走出去”中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为了解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方法,主要模式特征,面临的障碍与困难,我会于2011年联合商务部研究院开展专项调研,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模式与特征研究报告》,提出政策建议,该报告上报多位国务院领导,得到充分肯定,同时也将报告印送“走出去”联席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也对报告给予了积极反馈。2012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抄底,收购发达国家技术、品牌等进行转型升级案例日益增多的现象,我们又对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规律,提出针对性建议,完成《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研究》报告,并印送有关领导和各成员单位。近两年,我们围绕工商联外事外联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调研,摸清工商联利用外事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情况,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做法,指导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是积极参与国家区域经济合作。自2007年开始,我会正式代表中方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简称“GMS”)工商论坛。在2010-2011年我会孙安民副主席担任大湄公河次区域工商论坛轮值主席期间,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高效便捷协调机制研讨会”、“中国—东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研讨会”和“中国—东盟旅游促进减贫研讨会”。策划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运输商协会咨询会”和“中缅矿业投资合作洽谈会”等,促进中国企业与次区域国家在新能源、旅游、矿业、运输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在2011年12月20日缅甸召开的“GMS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上,参加领导人会议的国务委员戴秉国高度肯定了工商论坛的工作成绩。在“后轮值主席”时代,我们推动成立了GMS运输商协会,并努力使其在次区域交通运输、贸易物流、投资金融领域发挥协调者、推动者和建设者的作用,促进企业跨境运输和贸易的便利化。此外,我会还参与了中国-东盟、中亚等合作机制。
三是充分利用工商联的民间优势,积极开展对外经贸交流合作。通过加大与外国政府、商会、机构等的联系,更好帮助企业“走出去”。目前,我会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组织、机构、商会、企业等建立的广泛联系和友好合作。我会与美国商会举办中美商会圆桌会议,与法国巴黎大区商会和中国法国商会召开中法企业家沙龙,与土耳其工商企业家协会合作召开中土论坛,与尼泊尔工商联召开中尼民间合作论坛,与香港、澳门、台湾的工商会联合召开两岸四地合作研讨会,与东南亚等国商会组织联合召开世界华商大会,与挪威总商会和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开展中挪、中德商会合作项目,等,为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介绍国外投资环境、资源优势、市场潜力、投资项目,推荐可靠的国外合作伙伴。组织企业家考察非洲、拉美、中亚、东南亚等国市场,组织商会企业对话会、圆桌会,项目对接会等,增进国外政府、商会、企业对我国民营经济的了解,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搭建桥梁。
四是搭建“走出去”工作平台。针对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与相关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全力支持下,我会积极推动,筹备成立了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接管了中非商会。商会以企业家为主体,由企业家担任会长,专门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政府,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交流。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自2011年11月24日成立以来,协助政府组织召开座谈会,举办大讲堂,提供法律咨询、项目对接等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成为工商联“走出去”工作的载体和服务的延伸,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跨国企业的抓手。
五是建立工作机制,开展全方位服务。与商务部建立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常设机制,加强合作。形成全国、省市、地县三级“走出去”服务工作网络,各省市、地县均有专门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工作交流。积极延伸服务手臂,设立海外联络点。如安徽省工商联依托在海外投资的会员企业设立安徽省总商会海外代表机构,以此作为安徽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的信息窗口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先后在英国伦敦、德国罗斯托克市、阿联酋迪拜设立了代表处。各代表处在境外开展自身业务的同时,还以安徽省总商会的名义积极开展工作。天津市工商联利用民营企业在美国设立的西得科公司作为海外基地,为天津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