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公开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公开课

都付笑谈中 古今多少事 一壶浊酒喜相逢 观看秋月春风 白发渔樵江诸上 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在 是非成败转头空 浪花淘尽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是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 2.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简单经过、结果和影响。 3.说出魏、蜀、吴三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知道其地理位置。 1、官渡之战 2、赤壁之战 3、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形势图 曹操像 曹操率5千骑兵偷袭乌巢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 曹操率军约2万驻扎于官渡 袁绍战败,向北方撤退 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以少胜多 时间 交战双方 战役特点 结果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 招贤纳士 经济上: (3)实行屯田,发展生产 军事上: (4)抓住战机,火烧乌巢 心理上: (5)袁绍骄傲轻敌 曹操谦虚谨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天下形势示意图 ——杜甫 1、诗中的“老臣”指谁? 2、诗中融入了哪一典故?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材料解析 诸葛亮 三顾茅庐 看图说史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追击路线 曹操败退路线 公元208年 曹操 20多万 大 军 5万联军 败 胜 刘备孙权 孙权 刘备 时间 交战双方 战役特点 结果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同样是曹操,两次战役中取得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为什么? 分析讨论 官渡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袁绍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 曹操 兵多将广 ---骄傲轻敌 不习水战 孙、刘 人少力弱 正确的战略、战术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阅读“三国鼎立的形成”,并设计出三国鼎立局面的简图。 要求:有创意,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不是.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 兴趣爱好 座右铭 祖籍 民族 年代 小名 字 孟德 东汉 安徽 汉族 宁可我负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负我. 诗歌创作 阿瞒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图示小结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曹操、袁绍 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 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 魏 蜀 吴 反馈练习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老臣是指 A、诸葛亮 B、周瑜 C、董仲舒 D、刘备 B A 3.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识 图 题: A B C A的建立者是 B的都城在 C的国号是 曹丕 成都 吴 D 同学们辛苦了!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