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孝行的文本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孝行的文本解读.PDF

明清时期孝行的文本解读 ——以江南方志记载为中心 余新忠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摘要:本文以明清江南方志中内容丰富的“孝友传”为资料基础,在梳理呈现明清时期的孝行与家庭生活 的同时,着力探讨了方志“孝友传”之类文本的限度、其背后所蕴涵的政治和社会文化意涵与编纂者的意 图、文本可能的形成过程,进而对该如何来认识这些文本以及这些文本所体现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探讨。指 出,明清特别是清代,孝行记录的大量增加主要体现当时国家政策、社会文化资源与记载原则等方面的变 化,并不一定表示孝子数量的绝对增加。虽然这些孝行并非当时社会的主流,但它们仍体现出了当时社会 可能更注意孝的时代特性。进而认为;一,只要尽可能地报“理解之同情”的态度,那些即便初看起来愚 昧可笑的现象也绝非是不可解释和理喻的,与其他一些“正常”的史料相比,或许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文化 变迁的讯息。二,所谓的榜样,虽然不能说是虚构的,但他们的形成,几乎无一不受当时社会观念与书写 者主观意图的“污染”。三,从时人对奇节、愚孝等事务的议论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整体而轻个 人的特点。 关键词:明清;孝行;家庭;地方志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国文化历来尚人伦,而孝乃人伦之本,故而人们往往将将孝视为中华文化的特征与核 心。不用说在传统社会,就是 20 世纪以来,孝也仍不失为学界颇为热衷的论题。大体言之, 现代学界对孝的探讨经历一个从将其视为封建文化痛加批评到有限度的认可、提倡乃至认为 应予以理性地批判分析并加以发展的过程。①近年来,随着思想禁锢的不断松动,以及社会 家庭问题日趋凸显,社会以及学界对孝的讨论似乎更趋增多。目前学界对孝的探讨基本集中 在哲学与伦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与文献学等领域,其中似以伦理学的探讨最具规模。②就 历史上的孝而言,除了一般性的对孝之伦理、价值分析外,讨论的议题主要有孝的起源及其 内涵的演变、国家对孝的重视与倡导、历史上的孝观念及其影响和有关孝的文献等。③这些 ① 有关这一过程,可参阅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115-144 页。 ② 在为数众多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成果当数肖群忠最近的专著《孝与中国文化》。 ③ 这些方面的研究均为数不少,这里仅随举数例以示说明。关于起源与内涵演变,如查昌国《西周孝义初 探》(《中国史研究》1993 年 2 期)、吴锋《孝传统的形成及其现代际遇》(《孔子研究》2001 年 4 期)和姜 志信、阳贺敏《孝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河北大学学报》1997 年 2 期)等;关于国家对孝的重视与倡导, 主要体现对历代“以孝治天下”的探讨上,如常建华对清代孝治的全面探讨(《〈圣谕广训〉与清代孝治》, 《南开史学》1988 年 1 期;《论清朝推行孝治的宗族制政策》,载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明 清史文集》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清朝孝治政策述略》,载南开大学历史系编《南开大学历 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关于孝观念及其影响,如孙筱《孝的观念与 汉代家庭》(《中国史研究》1998 年 3 期)、王月清《论宋代以降的佛教孝亲观及其特质》(《南京社会科学》 1999 年 4 期)、徐仪明《理学仁孝观与古代医学》(《史学月刊》1998 年 4 期)、张皖华《论〈阅微草堂笔记〉 的节孝观和爱情观》(《重庆师院学报》1998 年 1 期)和李文海、刘仰东《近代中国孝的观念的变化》(《中 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等;关于孝文献的研究,如胡平生《〈孝经〉是怎样的一 本书》(载《孝经译注》,中华书局 1996 年版)、赵超《“二十四孝”在何时形成?》,《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 年 1 期)等。 1 研究大都属于思想观念史和政治制度史层面的探讨,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明清社会中孝的 探讨还比较缺乏。不过较近也有两篇有关明代的研究相对例外并值得关注,一是台湾林丽月 有关明代孝妇的考察① ,而是日本大泽显浩对明代出版文化中孝子形象的建立与发展问题的 探讨② 。林文考察了明代妇女对孝道的实践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