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吡柔比星为介导的荧光膀胱镜手术的护理
吡柔比星为介导的荧光膀胱镜手术的护理 【摘要】 目的:提高荧光膀胱镜手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采用吡柔比星为荧光介导物质进行荧光膀胱镜检查及/或荧光膀胱镜下肿瘤电切术的61例患者的相关护理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术前药物准备、术中操作配合、手术前后护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荧光膀胱镜手术,术前应重视药物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巡视
【关键词】 荧光膀胱镜;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094-0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具有复发率高,多中心发病的特点,因而术后复发率高。而应用荧光膀胱镜检查及荧光膀胱镜下的膀胱肿瘤电切术,可提高膀胱肿瘤检出,减少术后复发率。荧光膀胱镜操作与普通膀胱镜不同,因而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配合不尽相似。2014年1-8月,笔者所在科室完成的61例荧光膀胱镜手术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1例患者,男46例,女15例,年龄31~86岁,血尿待查29例,膀胱癌术后复查32例;采用全麻患者35例,腰麻26例
1.2 护理
患者入院后,做好常规入院宣教,使其消除紧张情绪。告知荧光膀胱镜与普通膀胱镜的不同点,了解荧光膀胱镜检查的优越性及必要性。按医生医嘱准备好吡柔比星注射液40 mg,并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接入手术室后,按医嘱将吡柔比星注射液40 mg溶于5%葡萄糖40 ml中,配好药液交予手术医生。药液注入膀胱后,嘱患者侧卧、俯卧、仰卧等不断变化体位,并准确记时,共约30 min。将发光源系统、荧光膀胱镜、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以及监视器等打开,脚踏开关放置在术者舒适观察、操作位置。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导管标识。回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2 结果
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白光及荧光均未见明显异常21例,其余40例患者蓝光及/或白光下异常,均取活检,并行电灼及/或电切。手术时间10~35 min,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在我国,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占泌尿外科肿瘤的首位[1]。临床表现为血尿,也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此与浸润性膀胱癌有关。膀胱癌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进程,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具有时间及空间上的多中心[2]。浅表性膀胱癌约占75%~85%,膀胱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而普通膀胱镜检查对于细小病变,尤其是原位癌细小的、扁平的或乳头状向外生长或浸润性癌,不易发现。容易漏诊,为常见术后易发原因之一。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最终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3]。而荧光膀胱镜通过灌注光敏剂,荧光物质能高选择性的积累在新生的膀胱黏膜组织中,在激光激发下,病灶部位显示为红色荧光,与正常黏膜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发现普通膀胱镜难以发现的肿瘤或原位癌[4]。对于怀疑有多发性的肿瘤、原位癌或高级别肿瘤的患者,如尿脱落细胞阳性或活检为高级别肿瘤,推荐荧光引导下的电切[2,5]。目前,国内外关于荧光膀胱镜的操作,还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荧光剂的选择及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时间[6]。吡柔比星注射液为浅表膀胱癌电切术后灌注的常用药物,膀胱灌注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荧光膀胱镜检查的介导物。手术前,病房护士应准备好药品,并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术中现配现用。吡柔比星在生理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差,应采用5%葡萄糖作为溶剂。避免长时间配置后,药物变性,影响观察[7]。注入膀胱后,以5 ml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后拔除,避免拔管时吡柔比星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尿道及阴囊损伤[8]。注入药物后,及时记录时间,避免药物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膀胱黏膜吸收过多。灌注药液后,应不断变化体位从而药物能均匀作用于膀胱黏膜。麻醉成功后,采用膀胱截石位,经尿道置入荧光膀胱镜镜鞘,注入电切液250 ml,拔除闭孔器后,放出电切液,再次注入250 ml电切液冲洗膀胱后,进行膀胱镜检查,此时膀胱黏膜皱折消失。首先用70°镜,白光观察,近距离垂直位观察膀胱壁,然后变换成蓝色荧光观察,对在荧光下发现的红色区域以及对白光下有异常,均要进行活检,活检采用0°镜。对膀胱内所有呈荧光阳性的微小病变在活检后行电切除或电灼术并要求在荧光下进行,采用30°镜。在荧光下切除肿瘤及周边的红色区域至深肌层。吡柔比星注在膀胱内形成荧光对比维持时间大约1 h。因此,应尽可能在1 h内完成手术。电切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持续膀胱冲洗,未电切患者不留置导尿管。术前手术室巡回护士应准备好手术相关物品,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延长,给手术造成不利影响
尽管荧光膀胱镜厂家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系统主要包括激发光源系统、荧光膀胱镜、成像系统、摄像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