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如何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则是这种艺术比较直接的体现方式。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着教学内容、驱动着教学进程、展示着教学设计、承接着教学手段。相同的语言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中去说或由不同的教师来说,一定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其语言艺术除了一般自然科学要求的准确、严谨之外,还有许多方面可以提升其表现的张力,从而优化和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
一、立足生活常识,设计化学课堂语言
纵观化学史,化学的发展源于生活,化学学习研究的目的也是服务于生活。所以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贴近生活,并且最好从生活中找切入点来展开教学
比如,笔者在讲授“有机合成”一节课时,在众多的有机物中,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目标物来作合成对象,确保在规定课时之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教学效果更好呢?教师最终确定选择学生熟悉的物质,比如家里常备药物――长效缓释阿司匹林。笔者以阿司匹林为教学切入点,如此设计教学语言:为什么有柳树叶还要合成水杨酸呢?为什么有了水杨酸还要将它乙酰化呢?为什么乙酰化后还要将它做成一个易水解的高聚物呢?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有用的物质,要经过怎样的化学反应,才能让它们一步一步变得更方便贮存、使用更有效,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样的教学语言设计,有利于“顺藤摸瓜”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握化学发展的脉络,拓展学生的思维层面和创新意识
二、加强学科素养,驾驭化学课堂语言
学科素养是通过长时间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专业技能和专业经验。化学学科不同于其它自然科学――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微粒观”,从本质上去思考化学物质结构、性质的异同,乃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学科素养。从量的角度看,化学反应中各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能够表现出“种类不变、数量守恒”的规律,因此,“守恒”是化学学科另一个重要的学科素养。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始终要以这两个学科素养为背景,让自己的分析更深入到位,让化学理论的数据支持显得更加有力。这样的课堂语言,因富含学科素养而突显魅力,充满艺术性
比如在“二氧化硅性质”的讨论中,教师可将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进行类比:“为什么写出来如此相似的两个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别会这么大?它们只是写出来相似还是物质结构上也真正地相似?”引导学生从“微粒”的角度去分析两种物质组成微粒在结构上的差异,让学生思考由微粒结构的差异所导致的性质差异,从实质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教师如果经常以具备学科素养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学生的化学素养就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三、用“有趣”激活化学课堂语言
兴趣是教学活动中最强的驱动力,因此,教师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有趣”,乃是提升语言艺术极其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太多地强调是否“有用”(如对高考是否有用),而笔者认为是否应该同时强调“有趣”呢?因为化学科学本身就是“有趣”的
如在教学“有机化合成”一课中,教师在屏幕上打出复杂而精彩的海葵毒素(PalytoXin)分子结构,然后讲述:该物质分子式为C129H223N3O54,分子量为2680.14g/mol……该物质的全合成花了前后八年时间,其理论上的立体异构体数目为2个,是人类目前为止合成的最大个单分子化合物,被誉为“有机合成的珠穆朗玛峰”。可它的合成并不是因为它多么“有用”,而是因为合成它是“有趣”的――合成它的过程要综合考虑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加入一种试剂要考虑可能会导致的其他反应,这就像完成一个复杂的游戏,要协调各种矛盾,解决各种不可预料的问题。海葵毒素的合成打开了有机合成崭新的一页。教师的语言以科学本身的真相,激发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作为“参与者”组织化学课堂语言
“提问-回答”模式的教学,固然可以很好地表现教师的主导性、权威性,但同时也会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拉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所以,要科学合理地布局提问,就要求教师更多地用“分享”“讨论”“交流”这样一些协作参与的词汇,放低教师的架子,缩小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让自己也参与学习中,让整个课堂开放而平等
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大家的看法”,“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大家来讨论一下好不好”。这样的语言,就比“你来回答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具有亲和力,更能彰显教师的语言艺术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五、培养人文素养,丰富化学课堂语言
科学的语言不仅要精准和严谨,当增加了人文素养后,它也会变得很优美。东汉时期,魏伯阳写的《参同契》中记载了两种化学物质及它们的反应:“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若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简单的几十个字,用拟人、拟物的方式描述了金属汞的性质,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采集回放系统设计.doc
- 基于区域自动站资料的邯郸市夏季短时强降水分布研究.doc
- 基于双变量系统的解耦方法的研究.doc
- 基于哈佛框架下BYD公司的财务分析.doc
- 基于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综合竞争力实证研究.doc
- 基于图解思考的建筑设计手绘表现教学方法探析.doc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淘宝卖家信用等级可信度评价.doc
- 基于多尺度分割方法的地理国情变化检测研究.doc
- 基于学生差异设计初中英语作业.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