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pptVIP

阴极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极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ppt

1.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1)连续谱 ①由波长连续分布的光组成的连在一起的光带叫做连续谱。 特点:光谱看起来不是一条条分立的谱线,而是连在一起的光带。即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 ②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 轨道量子化与定态 *   阴极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的,它是从低压气体放电管阴极发出的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形成的电子流。 1.阴极射线 一、电子的发现   1897年汤姆孙根据放电管中的阴极射线在电磁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比荷(荷质比)。12年后,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现代公认值:    2.电子的发现   电子电荷 e =149)×10-19 C   电子质量 me=9.1093897×10-31 kg   质子与电子质量之比 mp﹕me=1836 二、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球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西瓜模型” 或 “枣糕模型” 2.α粒子的散射实验 (2)实验过程: α粒子从铅盒射出,形成细射线穿过金箔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光,用可转的显微镜从不同角度观察。   1909年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指导他的学生盖革和马斯顿进行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放射源——α粒子;金箔——靶子;显微镜荧光屏——可转动观察 (3)实验现象 :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少数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超过90o (4)实验分析:   ①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α粒子质量所以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② 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只能是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   ③现象说明原子绝大部分是空的,除非原子的几 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否则,α粒子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 (5)实验意义: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2.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圆满解释 4.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0-15m。 原子的半径大约是10-10m。 3.从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不同元素原子核的电荷,从而推算原子内含有的电子数。 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三、氢原子光谱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1.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叫做光谱。用摄谱仪可以得到光谱的照片。 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连续谱和线状谱。 (2)线状谱 ①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线状谱。 光谱中的亮线叫做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 ②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线状谱。 ③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说明原子只能发出几种特定频率的光。不同原子的亮线位置不同,说明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 吸收光谱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   每种原子都有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中的谱线都是原子的特征光谱,都可以用于光谱分析。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14条谱线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R=1.10×107m-1   除了巴耳末系,后来发现氢光谱在红外和紫个光区的其它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按经典物理学电子绕核旋转,作加速运动,电子将不断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它的能量不断减小,从而将逐渐靠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中。但事实上原子是个稳定的系统。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正确地指出了原子核的存在,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但是,经典物理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