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之城市给水工程课案
第14章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之城市给水工程 第一节城市给水工程的分类、系统组成及布置形式 一、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设置目的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以及消防用水,并满足其对水量、水压、水质的要求。 二、城市给水系统的供水对象 1、生活饮用水:居民、公共建筑、企业职工生活。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压满足要求。 2、生产用水:冷却用水、生产蒸汽用水、食品工业用水、交通运输用水。水质要求千差万别。 3、市政用水:道路浇洒、绿化浇水等 4、消防用水:从街道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室内消火栓取水。对水质无特殊要求。水量、水压要求严格。 生产水、生活水、消防水可以共用一套系统,也可根据水质要求采用分质系统。 三 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 取水工程 包括水源、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灌渠等。选择水源及取水地点、建造取水构筑物。任务:取到水量足够、水质良好的远水 给水处理系统(净水工程) 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建造水处理构筑物,满足用水的水质标准 给水管网系统(输配水工程) 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等)等,简称输配水系统。输送水。保证水压和水质。输水管道、配水管网、泵站、调储构筑物等。投资占50~80%。(输水管道、配水管网区别) 四 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 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水源性质、当地自然条件及用户对水质要求的不同,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也有所不同。下面介绍城市给水系统中常见的几种布置形式: (1)统一给水系统 城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等都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用统一的给水管网供应各类不同用户的给水系统,称为统一给水系统。 通常,对于新建中、小城市、工业区、大型厂矿企业等用户较为集中的区域,一般不需长距离转输水量,且各用户对水质、水压要求相差不大,地形起伏变化较小,以及城市中建筑层数差异不大时,宜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2)分质给水系统 取水构筑物从水源取水,经不同的净化过程,用不同的管道,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个不同用户,这种给水系统称为分质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适用于城市或工业区中低质水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它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构筑物的容积较小,投资小,特别是可以节约大量经常性药剂费用和动力费用。但管道系统投资大,管理较复杂。 (3)分区给水系统 当城市用水量较大,城市面积辽阔或延伸较长,或城市被自然地形分割成若干部分,或功能分区比较明确的大中型城市,有时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所谓分区给水是将城市或工业区的整个给水系统,按其特点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给水系统,每一系统中有自己的泵站、管网和水塔。有时系统和系统间保持适当联系,以便保证供水安全和调度的灵活性。 分区给水的主要优点是能根据各区不同情况进行管网布置,可节约动力费用和管网投资。它的缺点是管理比较分散。 (4)分压给水系统 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或工业区,存在不同高程区域。从水源取水,一级泵压力满足地区要求,中区需二次加压。高程区需采取三次加压。 这种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减少动力费用,降低管网压力,减少高压管道和设备数量,供水较为安全,并可分期建设。主要缺点是所需管理人员和设备比较多。 (5)重复使用给水系统 从某些工业企业排出的生产废水,由于仅受到极轻微的污染,可以不经过或者经过简单处理,直接用作其他工业生产用水,甚至作为生活饮用水。这种给水系统称为重复使用给水系统。它是城市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 (6)循环给水系统 工业废水不排入水体,而经冷却降温或其他处理后,又循环用于生产,这种给水系统称为循环给水系统。在循环过程中所损失水量,须用新鲜水补给,其量约为循环水量的3~8%。 (7)区域给水系统 随着工业的日益发展,沿一条河流建设的城市或工业企业愈来愈多,其间的距离愈来愈小。各城市或工业区分别设置取水口时,选择的水源很难说是处于城市的上游或下游;因此,为保证下游城市或工业区的用水水质,有时将水源设在一系列城市或工业区的上游,统一取水,供沿河流建设的各城市或工业区使用。这种给水系统称为区域给水系统。 第二节 取水工程 组成结构:水源、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等部分。 一、水源 地球71%表面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储量的2.7%(77.2%极地、冰川; 22.4%地下水、土壤中; 0.35%湖泊、沼泽; 0.01%大气中; 0.01%江河)。 可用作水源两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