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明:“★”为可能考问答的“▲”或“粗体”为相对更重点的内容
第九章
名词解释:
感受器(receptor):体表或组织内部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一种感受器只对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该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简化眼(reduced eye):与正常眼睛在折光效果上相同,但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
视力(Visual acuity):人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又称视敏度。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从明处进入暗处,由最初看不清到逐渐恢复暗视觉的过程。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从暗处进入明处, 由最初看不清到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
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 potential,CM):耳蜗受声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所记录的与声波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
耳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EP),又称内淋巴电位:产生与蜗管血管纹细胞钠泵有关。在耳蜗未受刺激时,如果以鼓阶外淋巴的电位为参考零电位,则可测出蜗管内淋巴电位为+80mv左右,即为耳蜗内电位。
气传导(air conduction):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在经过听骨链和卵圆窝膜进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为气传导。
骨传导(bone conduction):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为骨传导。骨传导敏感性低于气传导。
前庭反应: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长的刺激,或过于敏感时,常会引起 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
眼震颤(Nystagmus):两眼球的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运动,由慢 相和快相组成。
知识点:
感受器的倍其及一般生理特性:
功能是接受内外环境中的不同刺激,
其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光的进入途径:
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为四个具有不同折光率的介质。
眼的调节的三个方式:瞳孔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双眼会聚
晶状体的调节:视近物时,物像落在视网膜后——视物模糊——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副交感——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前后凸——折光能力增强——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视远物时类似。其中若睫状肌痉挛,则导致近视,晶状体弹性降低,导致老视。
瞳孔的调节:改变瞳孔大小可调节入眼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
双眼会聚:两眼球视由远即近的物体会同时向鼻侧会聚。
三原色学说:
3种视锥细胞及3种视锥色素,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
特定波长的光作用于视网膜——以一定的比例使3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兴奋——信息传至中枢引起某一种颜色的感觉
视杆细胞的换能机制:
无光照——cGMP含量高——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外段膜Na+持续内流——静息电位。
光照——视紫红质分解变构,激活G蛋白——磷酸二酯酶分解cGMP,cGMP含量降低——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外段膜Na+内流减少——感受器超极化
9.视锥,视杆细胞的比较:
项 目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特征结构 分 布 视网膜黄斑部 视网膜周边部 联系方式 单线式 聚合式 感光色素 红、绿、蓝 视紫红质 功能作用 适宜刺激 强光 弱光 光敏感度 低(强光→兴奋) 高(弱光→兴奋) 分 辨 力 强(分辨微细结构) 弱(分辨粗大轮廓) 专司视觉 明视觉 + 色觉 暗视觉 + 黑白觉 视 力 强 弱 10.人耳可感受声音频率的范围:20~20000Hz
11.中耳增压效应:听骨链的作用,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为卵圆窗面积的18.6倍,达到传音增压的作用。通过听骨链杠杆作用在段臂一侧的压力将增大为原来的1.3倍
14.耳蜗管腔(两个分界膜、三个腔)
两膜:前庭膜:分隔前庭阶和蜗管, 基底膜:分隔鼓阶和蜗管
三腔: 前庭阶:与卵圆窗膜相接,充外淋巴,鼓 阶:与圆窗膜相接,充外淋巴,蜗 管:盲管,内淋巴(成分与脑脊液相似)
15.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16.行波理论:
基底膜的振动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实用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精品实用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 观察案例小班午睡记录与分析.docx VIP
- 最新高考英语3500单词快速记忆法(联想记忆).doc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ppt VIP
- 筝韵系京腔,古乐传今声——筝曲《夜深沉》《戏韵》探析.pdf
- 个人血糖监测记录表.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教育学 (王道俊 郭文安) (Z-Library)_4.pdf VIP
- 创新管理(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章节测验及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