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一九四二年生于天津。“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师等,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与合作学习技巧 2.通过讨论探究,交流对话,合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3.使学生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的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仔细品味,寻找不同点。 (1)再读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说说哪些句子是描写“挑山工”的,哪些句子是描写“游人”的。分角色朗读有关描写“挑山工”与“游人”的句子。 (2)细细咀嚼这些句子,从中你发现“挑山工”与“游人”在登山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点。 完成练习: “我们”指(谁)_______ “你们”指(谁)_______ 负重 速度 登山特点 结果_______(谁)跑到_______(谁)前边去了 碰撞思维,引发疑问。 (1)面对表格中列出的这些不同点,以及这样一个结果,你有哪些疑问?按常理,谁应该跑到谁前面去?(2)按照常理,挑山工登山应该落在游人的后面,可事实恰恰相反。造成这种与常理正好相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什么?(游人登山漫无目的;挑山工脚踏实地。)(3)从挑山工与游人的表现对比中,你觉得挑山工有着哪些游人所不能及的精神?(引导学生先讨论后发言)诸如:目标专一,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毫不松懈。 合作探究 1.朗读感受形象。 ①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的(请同学们着问题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挑山工“登攀”的语句,同桌交流)。 ②请同学们把文中描写挑山工登攀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并对照课文插图,想象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登攀的形象。 (感受挑山工的艰辛、执著)。 合作梳理“三遇三见” 细读课文填写下表规定的内容 ? 合作感悟难句含义。 ①自由读课文,并整体思考“哲理”。 ②合作学习问题: a.你认为山民走得很慢,反而常常跑在我们前头的原因是什么? b.“我”为什么会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说法?“我”真心实意地佩服(“诚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突出“心悦诚服”理解)? c.挑山工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③合作学习要求:要合理分工,并在自读自思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争辩,形成升华性结论。 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挑山工的话蕴涵着哲理,挑山工的精神富有很深的启迪作用,请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如:(1)龟兔赛跑;(2)笨鸟先飞;(3)身边同学通过勤奋学习而后来居上的故事…… 2.挑山工的精神对我们的学习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练习朗读,认真感悟。 我想你们不仅读懂了挑山工的话,也一定会让这段话深深地印刻在你们的记中。那么,就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吧? * 挑山工 冯骥才 教科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山上挑货物,的确令人敬佩。 游人 挑山工 1.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了一个挑山工,我们很快就越过了他。 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 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2.我们跟他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后边了。 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忽然看见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旁整理挑儿的正是他。 3.在前边的山道上,我们几次超过了他。 但是,总在我们留连山色的时候,他又悄悄地超过了我们。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我们又碰见了他,他已经在那里交货了。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看见挑山工在干什么 相遇地点 相遇次数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论文致谢词.ppt
- 四十六(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练习.ppt
- 九年级政治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课件2人教版.ppt
- 英语词汇讲解最终版.ppt
- 四单元原子构成(田倩).ppt
- 九年级政治课件比赛生活处处有合作课件苏教版.ppt
- 九年级教科版5.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一课时.ppt
- 英语语法-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ppt
- 九年级数学(浙教版)上册课件:单元清1第1章二次函数.ppt
- 英语语法大全适用于没有一点基础的人.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