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湖科技园发展历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湖科技园发展历程

第三章 內湖科技園區發展歷程 內湖科技園區的發展是一個相當有趣且獨特的個案。聯合報 2004 年 4 月 28 日以下對 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報導,恰足以迅速回顧內科的過去與現在: 「壹週刊集團斥資七億八千萬元,最近買下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廠辦大樓「萊特科 技中心」作為企業總部,三立電視台企業總部 幾個月後也將完工啟用,不僅如此,國泰、 新光人壽也紛紛在此區投資買進廠辦大樓。今日的內湖科技園區,不僅是新世紀台北市 科技願景所在,高科技業的結合效應更吸引一波又一波的不動產買家加碼。從民權東路 六段轉進瑞光路,一旁的坡地阻擋了視野,加上這一段屬於第二種工業區,廠辦大樓不 能蓋太高,一時間還不太能感受到內湖科技園區的氣勢;沿著瑞光路繼續走,過了港墘 路和台北花市,一路迎面而來的是精業、光寶集團、錸德科技、遠傳電信、神通、華邦、 台灣固網、精英、致伸、明碁……,全是股票族熟悉的上市、上櫃公司,瑞光路頓時成 了內湖重畫區的大動脈。 街道兩旁,一棟棟造形新穎的廠辦大樓或正在興建的工地,充分展現廠商對這片科 技新生地遠景的自信,悄悄進駐的「科技總部」不但改變當地景觀,更扭轉內湖輕工業 區的命運。原本打算容納的汽車修護業或違章工廠,反而被擠到民權東路六段、內湖路 一段重畫區的邊緣地帶。內湖區瑞光里長侯衍泰回憶,剛搬進內湖時,五期重畫區是進 口木材堆置場,許多武打片都來這裡取景;六期重畫區則是稻田,還有磚窯廠、魚池散 布其間。即使是十年前,瑞光路只有陽光街和港墘路段可以通行,港墘路底則是河和小 橋,現在堤頂大道一帶全是養豬人家。 「沒想到突然間發展起來,每到上下班時間,瑞 光路上的車龍讓緊鄰的住戶無法安寧。」 即使兩三年前,這隻市府眼裡的「金雞母」仍是灰撲撲小麻雀。展昭國際企業總經 理林茂廷說: 「短短兩年,園區內冒出近百棟大樓,很多都是邊蓋邊賣,還供不應求。」 挑上內湖科技園區,不管是高科技或傳統產業,看法都很接近,除了因為這兒是工 業區,土地取得成本相對便宜,交通便利更是雀屏中選的主要原因。坐落於堤頂大道、 港墘路口的數位聯合總部,從十樓落地窗望出 去,不但可看到蔚藍天空與堤外的基隆 河,還可看到交叉橫錯的環東快速道路、堤頂大道、中山高。數位聯合總經理程嘉君指 著窗外高架道路說,這兒的交通很方便,也是因為行業特性, 「因為每隔一陣子就要找 機房,才決定花八億八千多萬元買下這棟大樓。」 除了交通上的優勢,很早就進駐園區的仁寶電腦,也看準園區的腹地和高科技廠商的群 聚效應。副總經理林瑞晶談起自己一手選址、規畫的大樓,難掩自豪神情,除了以每坪 三四十萬元價格購得土地外,還斥資近十億、聘請名設計師蓋了這座鋼骨結構廠辦,還 得了建築獎,如此一來,這棟樓就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聯合報,2004.4.28., 19版)。 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發展,本文經整理分析相關資料後,以 1999 年台北市政府公 佈修正「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為劃分點,歸納劃分為市場機制作用形成及政府 183 作用發展等兩個時期: 第一節 市場機制作用形成期:一個美麗的意外 (1969-1999 年)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前身,是為了安置違章工廠而設置的內湖輕工業區,然而隨著 資訊電子、通訊、生技等高科技產業的進駐,後來台北市政府變更都市計畫,開放上述 產業及其輔助性產業(如創投、銀行)進駐,致使讓內湖科技園區儼然成為高科技產業營 運總部聚落,也是台北市重要的產業生產重鎮。所以,台北市長馬英九說,「政府原沒 有內湖設科技園區的構想,但民間自行發展成形,政府等於是被拖著走,不過拖一陣子 後,市府立刻趕上進度,主動設置單一窗口服務廠商,同時採取開放政策,尤其是讓法 令鬆綁,讓創投公司也能進駐園區,對科技公司發展幫助很大」(聯合報,2002.7.26., 19 版)。 上述論點,亦與本文的訪談結果相互印証:「內科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 」 (受訪者 A1,2004.2.11;受訪者 A3,2004.2.25.),甚至:「內湖科技園區有今天的規模, 是靠產業自然聚集,形成汰弱留強的效果,台北市政府只是『因勢利導』 ,順應產業的 發展,內科的發展堪稱是『市場法則的最佳範例』 」(受訪者 A4,2004.2.27.)。 在此一形成時期中,吾人再歸納以下幾個階段進行論述: 壹、規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