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背景知识:《诗经》概述 二、作品解读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 二、作品解读(翻译) 1、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艾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吹笙来相邀。席间吹笙又鼓簧,献上礼品满竹筐。客人忠心爱护我,为我指明大方向。 2、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青蒿。我有满座好客人,品德优秀名声高。教民宽厚别轻薄,君子学习又仿效。我有佳肴和美酒,贵客欢饮共逍遥。 3、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野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弹琴来相招。席间鼓瑟又弹琴,宾主和乐兴更高。我有美酒敬一杯,贵客欢饮乐陶陶。 二、作品解读 宴饮是一种仪式。纯粹满足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十分突出的是吃喝这种特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换句话说,在宴饮之中,精神性的内客压倒了生理性的内容。宴欢这种仪式最能典型地说明我们生存中两种生存层面的结合:生物性层面和精神性层面的结合。 二、作品解读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宾主宴饮之乐,主人宴客,嘉宾满堂。而企图表达的思想是:主人向宾客请教大道——“示我周行”,宾客则报主人以忠告——“视民不恌”,意为“应心胸豁达,善待子民”,以此形成威望,而令天下君子学习仿效——“君子是则是效”。主人感激,娱之以乐,享之以酒,——“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并咏之于诗。 三、作品分析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各章主旨依次为: ??? 首章写嘉宾来访,主宾友谊忠挚。诗的开头以“呦呦鹿鸣”起兴,其中“呦呦”、“悠悠”同声,“鹿”、“禄”谐音,含福禄长久之意。“食野之萍”,言食物广多。而请嘉宾到来却非为酒食,“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第一章写主人敬宾如此。 ??? 次章第一句为押韵将“萍”换为“蒿”,句意无大变化,而更强调嘉宾的人品高尚,所谓“德音孔昭”。而“视民不恌”,可理解为这既是嘉宾的品行,又是嘉宾的忠告。于是主人更加要款待嘉宾:“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可见这种款待也不仅仅是只敬酒食。第二章既写主又写宾。 ??? 末章开头也是只在韵脚处换一字“芩”,描绘出一派主宾在音乐声中情投意合、其乐融融的欢乐气氛,“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最后一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与第二章尾句句式相似,以长句拖长音韵,延续乐趣。第三章仍然写主又写宾,重在主宾共乐。 三、作品分析 诗人虽写宴饮,重点却非在描绘吃喝,诗人企图借宴饮这一特殊场合,彰明朋友间应以正直大道互砺、应以高尚德行共勉的主题。而宴会上的琴瑟合鸣,营造出一种热烈和睦的气氛,烘托出主宾皆是高尚文雅之人。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这也是一首歌颂人伦的诗;比起《关雎》歌颂男女两性情谊,《鹿鸣》歌颂的人伦关系范围更广、意义更深远些。而借助饮食酒宴来宣传思想、深化友谊这一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在这首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中也得以表现。 ????写法上,《鹿鸣》同样体现着《诗经》基本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三章均以“兴”的手法开头,“食野之萍”、“食野之蒿”、“食野之芩”之呦呦鸣鹿,引出酒食丰美、鼓瑟鼓琴的宴饮盛会。同时,“食野之萍”、“食野之蒿”、“食野之芩”各句,又借喻宴饮嘉宾物质上的丰盛、精神上的愉悦,是一种巧妙的“比”。全篇铺写宴宾时融洽热烈场面,则为“赋”法。 * 第一节 诗经·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选自《诗经·小雅》 1、《诗经》的名称 原称作《诗》、《诗三百》、《三百篇》。《庄子》中最早称为经“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但未将其联为一体成为书名。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设五经博士,方将此称为《诗经》,《史记·儒林列传》:“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 2、《诗经》的体制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风160篇,分十五国风; 雅105篇,分大雅(31)、小雅(74)二雅; 颂40篇,又分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