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育心理学10-15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教育心理学10-15章

个人简介: 曹伟勇,株洲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株洲新动力心理服务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担任电大2007-2013年教育心理学授课,多次参与阅卷工作。 网站:株洲心理咨询网 http://www.zzxL 株洲心理学会网 http://www.zzxL 联系电话 株洲心理学会QQ群1: 8134596 株洲心理学会QQ群2: 334100151 复习建议: 精读教材 概念- 理论 - 评价 - 应用 把握结构 学 与 教 基本规律 练习理解 做分章练习题和历年考试真题 分散背诵 动笔 精加工 多感官多工具参与 偿试背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极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它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能力同样为倾向性,是决定个体能否完成某任务的倾向性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 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时表现出来 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P178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2、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 3、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观念控制下的自觉行为 ---品德是认识和行为的统一,所以精神病人的行为不能认为是有品德的。 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和支配作用 ★P178页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可作为简答题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相同点: 1、二者实质相同:都是影响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2、二者结构一致:都由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组成。 第二节 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说故事法研究4-12岁儿童 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 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 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 中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儿童的道德发展尊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受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的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认识道德规范、达到自律道德。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处理好成人与儿童的关系。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主要观点: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 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 著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兹,本镇一位药剂师发明了一种新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是这个药剂师一剂药要价2000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兹竭尽全力,只借到一千元,他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药剂师拒绝了他的恳求,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晚间闯进药店偷走了药。 根据被试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从自身利害关系出发 惩罚服从取向:认为凡是会被惩罚的就是不对的 —关注行为结果,是否有害自己 相对功利取向:认为能让人获利能满足需要就是好的, —关注行为结果,是否有利自己 水平二:习俗水平----从大众是否认可出发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社会大众及传统认可的就是对的 ---关注行为是否社会认可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遵守法规,信守法律权威 ---关注行为是否合法守信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取向: 认为法规只是社会契约,可按需改变、符合社会大众权益的才是好的 普遍伦理取向:以人类正义良心、公平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行为完全自律 柯尔伯格认为 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