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 01-02 在步履匆匆中,我们忘记了一点:匆忙不是成长应有的方式。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对于现在的生活,兴趣正浓正厚,而教育者偏要用这种预悬将来目的的教育方法,实在是一件最不合自然、最反乎常理的事。” 当我们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对这个世界自发的好奇心就无处存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无法得到释放,最终孩子可能成为了我们想要的模样,但却唯独失去了他自己。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空心病”,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如何许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不是分数,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尊重,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真正的爱和陪伴,而是像一台跟时间赛跑的机器一样,追逐各种功利的教育成果,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从何而来?孩子的快乐和幸福将如何保障? 我发现,有时候放下“有用”的期待,做些“无用”的事情,停下匆忙的脚步,跟随孩子的节奏,我们和孩子的幸福感都会大大增加。 耐心,是我们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前两天读到一篇谈自然教育的文章,作者常常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自然教育课,一次一个初一学生向他请教如何“诱拍黄鼬”,竟然提出在红外相机前挂个鸡翅,作者很是震惊,他不禁问道:“是什么样的春风能在一片纯洁无瑕的心田上种上如此妖艳的花草呢?” 在自然中与动物相处,最重要的是耐得住性子等待,而非捕、诱。作者与一只香鼬共度一个下午,拍下了逼真的照片,也曾守了一个通宵,拍下蝉的羽化过程。热爱自然,享受自然,对自然充满无限耐心,自然才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BBC的自然纪录片《地球脉动》(Planet Earth)第二季在2016年11月初重磅回归,其制作水准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历时3年多,历经117趟摄制之旅,走访40个国家,才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画面。这背后隐藏着制作团队的什么品质? 除了热爱和执着,我想还有两个字:耐心。拍摄山猫捕食鸭子和松鼠,拍摄南极洲企鹅爸爸妈妈长途跋涉为宝宝捕食,这些精美绝伦的镜头,这些恢宏壮观的场面,没有耐心怎么可能拍得出来?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耐心,而且是极大的耐心。我相信每一个做家长的都经历过孩子对自己耐心的考验,而且你会发现,这种考验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和女儿去汽车博物馆,那天天气晴朗,是北京难得的一个没有雾霾的清爽天气,到了博物馆已是上午11点,在博物馆外面有一个空旷的大场地,两个孩子就开始在太阳下转圈玩,他们开心地转着,笑着,多么美好的画面!可是忽然我感到一种焦虑不自觉地浮上来,因为儿子下午3点钟还要上书法课,我们的时间不多,博物馆那么大,如果我们不尽早进去,逛不完怎么办?我开始催促孩子:“好了,快点走吧,我们要去博物馆了,一会儿出来再玩吧!” 于是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的转圈游戏就被我这样中断了。进了博物馆,果然好大的展区,四个楼层,我们带着孩子匆匆地从一个展区走到另一个展区。其间有一个公交车是孩子们可以坐上去体验的,当我们已经到了另外一个楼层时,女儿提出想再坐一次公交车。但老公希望能多参观一些地方,至于重新返回去重复已经体验过的东西,就算了吧,我们终于在预定离开时间前走马观花地把博物馆游览了一遍。 我们似乎达到了目的,走完了所有展区,但是对孩子来说,可能哪个都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哪个都是匆匆一瞥的感觉。为什么我没有耐心陪孩子再体验一次公交车呢,即使她已经坐过了又怎样?重复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更可况,“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二次体验跟第一次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 意大利哲学家、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说道:“我认识到耐心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对时间的完全不同的感知方式。” 我发现,在耐心这所学校里,我也在不断地犯错,需要不断的反思,是孩子教会了我耐心的意义。 和孩子在一起,我正在学习全身心地付出,让自己更有耐心,因为“耐心是一种更有效率的爱的方式”。 1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