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黄连说课--新.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药学黄连说课--新

* * * * * 为进一步考察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我们实验室又将五元芳杂环、脂肪族碱基替代六元芳杂环碱基部分,并进行了研究,此为该课题的后续工作。 TXA2合成酶抑制剂与酶的三维结构尚未测定,我们实验室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推测出TXA2合成酶的三维结构并对其与我们设计的药物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TXA2合成酶与我们所设计药物的三维晶体结构,从而阐明酶与药物的作用方式。 THANK YOU 欢迎各位专家同行莅临指导 课程名称:生 药 学 系 部:药 学 系 教 研 室:天然药物教研室 教 师: 黄连说课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2 教学重难点 3 说学情 4 教学方法 5 教学过程 6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 《生药学》 主编:徐世义 副主编:谈永进,邓伟峰 科学出版社 黄连出自本教材第四章根及根茎类生药第二节根及根茎类药材第79~82页 ,是根茎类中药鉴定的典型代表药材。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黄连利用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知识目标 掌握黄连的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知识; 熟悉黄连的植物形态、产地、采收加工等内容; 了解黄连的功效、临床应用及使用注意等内容。 能力目标 能熟知黄连鉴别要点,并能分析其在药品中的应用,为后续工作鉴定药材真伪,清除混杂品种和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药学道德行为规范。 树立“依法鉴定生药”、“安全合理用药”、“药品质量第一”的 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黄连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特征。 黄连的四大鉴定方法。 本课程授课班级:药学二年级授课时间:第一学期。 已经学习《药用植物学》的基础上学习生药学,已有一定的中药知识。 学生已有的知识 学生已有的能力 应对策略 欠缺之处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药用植物的识别能力,渴望独立进行中药鉴定。 《药用植物学》只介绍药用原植物形态,没具体介绍中药材的具体鉴定技术 指导学生对每一种中药必须亲自看、摸、嗅、尝,并对照实物作描述练习,对照描述观察实物,反复实践 ,这样才能在众多外形类似品和混淆品的情况下准确鉴别 。 说教法 B E C D A 图示法 形象比喻法 比较归纳法 讨论交流法 问题教学法 说学法 B D C A 手脑并用, 注重实践 前后对照, 分类比较 抓住重点, 照顾一般 课外阅读, 开阔眼见 4 教学过程 3 板书内容 5’ 4 5 教学小结 5’ 课堂互动 5’ 讲解新知 60’ 新课导入 5’ 1 2 共计两节课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中药小故事-黄连姻缘 来源和产地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药理和功效 2、讲授新知 【来源和产地】:黄连药材毛茛科植物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和云南黄连(云连” )的干燥根茎。 来源和产地 性状鉴定 2、讲授新知 【性状鉴定】——图示法、形象比喻法、比较法 过桥 } 过桥 } 味连 雅连 云连 味连 雅连 云连 表面黄褐色,节明显,节间光滑,习称“过桥” 质坚硬 ,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为红棕色髓。 味极苦。 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有过桥。 多单枝,两端膨大,大多具明显的“过桥”,形如“蚕”。 多单枝,细小而弯曲,形如“蝎尾” 。 味连、雅连、云连的性状区别★ 来源和产地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2、讲授新知 【显微鉴定】——图示法、比较法 折断面 石细胞 横切面 粉末 味连、雅连、云连的显微区别★ 类别 皮层石细胞 髓部石细胞 味连 有(较少) 无 雅连 有 有(众多 ) 云连 无 无 来源和产地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2、讲授新知 1.荧光反应:根茎横断面在紫外光(365nm)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2.显微化学反应:取粉末或切片,加乙醇一滴,稍后加浓盐酸或30%硝酸1滴,片刻后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簇。 3.小檗碱检识反应:取粉末1g,加10ml甲醇,水浴加热至沸,过滤。取滤液,加稀盐酸,再加漂白粉,显樱红色。 【理化鉴定】——图示法 来源和产地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药理和功效 2、讲授新知 【药理和功效】——图示法、比较法、理论联系实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