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71区块基底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pdfVIP

也门71区块基底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门71区块基底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学兔兔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11月 第34卷 第11期 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 Nov.2012 Vo1.34 No.11 也门71区块基底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 因素分析 高国强 ,姚 坤 ,魏素娟 黄 忠 ,符登军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 。0。) [摘要]裂缝是也门71区块基底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其非常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 该 区的勘探。通过开展成像测井精细解释,定量表征 了区内裂缝的发育特征,结合钻井生产测井测试 (PLT测试)结果发现 :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了单井的产能;裂缝的发育程度则受控于岩性、断裂、古构 造及溶蚀作用 。 [关键词]也门71区块;基底;裂缝;发育特征;主控因素 [中图分类号]TEl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12)ll一0165—04 也门 71区块所在 的塞 云一马西拉 (Sayun— Masila)盆地是中晚侏罗世在 NE—SW 拉张应力 作用下发育起来 的裂谷盆地 ,71区块位于盆地 西北部,主体位于萨尔次凹带,夹持在南、北 大断层之间,区块面积 1801km (图 1)。从 目 前 已钻井实钻结果看 ,在基底均取得 了不同程 度上的油气发现 ,尤其是近期钻探的 H-1ST井 基底 PLT测试获得 了高产 的工业油气流,展示 基底 良好 的勘探前景。钻井揭示研究区基底储 层岩性主要为花 岗岩 、变质岩和凝灰岩 ,裂缝 是研究区块基底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渗 流通道。笔者从成像测井 (FMI)精细解释结 图 1 工区构造位置 图 果出发 ,探讨裂缝的发育特征及主控 因素。 1 裂缝发育特征 根据 FMI微电阻率扫描测井图像对区内钻探的H一1井 、H一1ST井 、R一1井 、J一1井等4Vl探井进行 了裂缝综合解释 ,共识别 出5种不同的裂缝发育类型:开启缝、闭合缝 、诱导缝 、层理和溶蚀孑L洞 。开 启缝按照裂缝倾角划分为高角度缝 (倾角50。)、低角度缝 (倾角5O。)和网状缝 。 1.1 H—IST井 该井成像测井解释井段2855~3539m,解释结果显示 ,该井开启缝非常发育,同时溶蚀现象也非常 普遍 。解释井段 内共发育 797条开启缝 ,裂缝密度为 1.17条 /m;开启缝主要走 向为 NNW—SSE,以高 角度缝为主,并有少量低角度缝和 网状缝 ;裂缝宽度一般小于 4mm,平均宽度为 2.32mm。统计显示 该井 的诱导缝主要走向为 NEE—SEE,垂直于开启缝走向 (图2)。 1.2 H-1井 该井成像测井解释井段 2840~3520m,解释结果显示,该井整体开启缝欠发育,但溶蚀局部发育。 [收稿 日期]2012一o9—11 [作者简介]高国强 (1981一),男,2004年大学毕业,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工作。 学兔兔 学兔兔 第 34卷第 1l期 高国强等:也门 71区块基底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表 1 也 门71区块裂缝发育特征与产 能统计数据表 注 :空 白为未测 。 2.2 溶蚀程度与含油性 一 般来说 ,由溶蚀作用形成的溶孔、溶洞虽然较少,但对于裂缝开度的加大起重要作用。从各井的 裂缝和孔洞发育情况看,均遭受过一定的溶蚀作用,但溶蚀强弱有所不同。如 H一1ST井 3460~3500m 井段 ,裂缝密度为 0.53条/m,裂缝相对不发育,但由于溶蚀作用强 ,使得该井段成为该井最主要的产 层段 。 3 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因素 3.1 岩性的控制作用 一 般构造裂缝在含高脆性成份的岩石 中更发育 ,酸性岩类 的花岗岩较变质岩和凝灰岩所含脆性 成份最高,最容易形成裂缝 。H一1ST井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 ,裂缝密度 (1.17条 /m)远远大于 R一1井 中凝灰岩的裂缝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