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油田泌124区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pdfVIP

古城油田泌124区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城油田泌124区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

学兔兔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4年10月第36卷第10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J.JpI)Oct.2014 Vo1.36 No.10 古城油田泌1 24区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 研究与应用 董爱玲,王泊,李芳 赵艳锦,潘素玲,周文建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唐河 。 。。) [摘要]古城油田泌124区块属于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开采层位多、构造复杂、井距不规则 等多种因素造成开发形势严峻,进入聚合物驱开发后如何提高开发效果尤为重要。研究了聚合物驱动态 调整技术,聚合物驱前,通过完善注采井和整体调剖技术,对注采关系进行精细调整。聚合物驱过程中, 通过调整注入质量浓度、注入速度、注入方式、注呆结构,最大限度地扩大聚合物驱波及体积,改善聚 合物驱效果。泌124区块聚合物驱方案设计为段塞量0.567PV,注入速度0.11PV/a,注采比1.05,与水 驱相比累计增油4.35×1O t,提高采收率8.63%,吨聚合物增油45.3t,取得了较好的聚合物驱效果。 [关键词]古城油田;聚合物驱;动态调整;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E357.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14)10一o186—03 1 地质概况 古城油田泌124区块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西南端,属于复杂断块油藏,该断块的主体区下层系 主要含油层为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5亚段2小层1~3单层 (Eh )、3小层1~2单层 (Eh )、 4小层 1--2单层 (Eh )、5小层1--2单层 (Eh ∞)、7小层 (E ¨ )、8小层 (E ’)。油藏埋 深平均1000.3m,射开井段平均长达24.2m。储层沉积物粒度较细,以细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平均 孔隙度25.37 ,平均渗透率0.475D,属大中孔隙度,高中渗透类型;层问渗透率变异系数0.85,非 均质系数 2.0,级差 7.1,层间非均性严重,据 Ehl 层高压物性分析资料,地层原油黏度 88.2mPa·S,50℃脱气原油黏度125.9~582.61mPa·S,属于普通稠油油藏。 经过了5年的常规降压开采和 15年的注水开发历程,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油层非均质性严重, 平剖面矛盾突出,油水流度比大,造成注入水单层突进和平面指进严重,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 效果变差。为了提高区块采收率,2008年5月转入聚合物驱,聚合物驱含油面积0.6km。,地质储量 85.83×10 t,注聚井组控制储量48.73×10 t,采用不规则五点法井网,注聚井6口,边部注水井2口, 聚合物驱对应油井12口,注采井距平均为136m,井网密度39口/kin ,油水井数比1.5:1。 2 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 聚合物驱前的调整工作是做好井网完善、调剖以及方案优化;聚合物驱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为 确保聚合物驱的效果,必须根据聚合物驱的开发动态,在聚合物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对注采关系进行精 细调整,最大限度地扩大聚合物驱波及体积,改善聚合物驱效果。 2.1 聚合物驱前的调整技术 ‘ 2.1.1 完善注采井网 注聚前调整有利于挖掘原井网集团采油区的剩余油,规则注采井网;对特高含水主体区通过油转注 聚改变液流方向;新钻注聚井,实施分注,减缓层间矛盾,提高剩余油富集区的井网控制程度和聚合物 [收稿日期]2014—03—10 [作者简介]董爱玲 (1974一),女,1995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学兔兔 第 36卷第 lo期 董爱玲 等:古城油田泌124区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 驱见效率。 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