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整地栽培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整地栽培法

第九章 整地栽培法 第一節 耕犛作業 一、整地的意義: 為作物栽植前的基本準備工作,可清除地表面之雜草或乾物質,減少作物與 雜草競爭機會,使表土疏鬆,空氣流通,貯積水分,有利農機具作業,防治病蟲 害及促進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但若作業不良,往往破壞原來土壤團粒構造,並使 有機質加速分解。 二、耕犛 (plowing): 耕犛為翻轉土塊或疏鬆土壤的作業,使作成適當的播種床,改良土壤物理環 境,清除雜草,但需考慮表土流失及土壤水分的保持。 1.耕犛的時期: 依作物種類、土壤、勞力、氣候變化而異。通常分春、夏、秋 (包括冬耕) 三期進行;春耕或夏耕,通常於耕犛之後往往立即播種或栽植;秋耕及冬耕有立 即播種亦有等待立春才播種或栽植者。 乾燥土壤作物播種前,以早期耕犛為佳;前作收穫時需立即播種,後作者耕 犛應即早實行。黏重土壤在春季種植者,需先行秋耕或冬耕,而將整地工作留至 春季。在春季整地時在行一次耕犛最佳,降雨後應待土壤稍為乾燥後施行,土壤 太乾或太濕時不適耕犛,過份乾燥的土壤待降小雨之後,土壤略呈濕潤時最宜耕 犛。 2. 耕犛深度: 耕犛的深淺依土質及作物種類而有不同;通常以10公分為淺耕,10-20為中 度深,20公分以上為深耕。但有下面情形的土壤不宜深耕: (1)表土下有不透水層,如行深耕,易破壞此不透水層,而使水分流失。 (2)心土含有害物質,如行深耕,常將有害物質翻出土表,影響作物生育。 (3)根系淺的作物,如行深耕,常將肥料翻入土壤深層,使作物不易吸收。 (4)蓄水力甚低的砂土,如行深耕,造成水分流失。 3.深耕的好處: (1)增加根系伸展與擴張: 根系伸展擴張可以節省肥料及水分。 (2)減少病蟲害: 可將土壤深層的病蟲害翻出地表,予以晒死或低溫凍死。 (3)調節土壤水分: 適當的深耕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力。 (4)改良土壤性質: 如表土與心土不同性質的土壤,經深耕充分混合後,可將土壤性質予以改良。 4.耕犛時應注意事項: (1)耕犛前需檢查心土性質,倘心土性質不良,應逐年分次進行,每次深耕加 深1.5~-2.0公分。 (2)宜每隔2~5年施行深耕一次,勿須每年實施。 (3)砂質土避免深耕,避免養分與水分流失。 (4)秋、冬耕時可進行深耕,以加強風化作用,改良土壤性質。 (5)犛溝不宜與風向平行,坡度超過6% 之農田,採等高耕犛。 三、耕耙(harrowing): 1.耕耙(或稱碎土)的目的: 耕犛後之土地,土塊大小不一,地面凹凸不平,並殘留雜草及殘株,利用各 種耙類,將土壤耙碎、耙平,並清除石塊,雜草及掩埋肥料的作業,給作物播種 時有最適當的土壤環境 2.耙地的時期及深度: 耙地的時間宜早。春作或夏作進行耕耙時都在耕作後立即進行。秋作不栽培 任何作物時,都不進行耕耙,以利土壤風化作用。立春行淺耕後,立即實施耕耙。 耕耙深度以10公分左右為適宜 3.耕耙應注意事項: 過於粗放,土壤缺乏保水能力作物與土壤 接觸面小,減少水分與養分的吸收 能力。土壤耕耙過於精細時,水分空氣不易流通,根群不易延伸。 四、鎮壓(rolling): 經整地後的土壤,因土質疏鬆、土粒間隙大、土壤水分易於乾燥,在整地後 進行鎮壓作用,可使耕土與底土密接,加強土壤毛細管的吸水作用。並破碎耕耙 未碎之土塊,可促進埋藏在土壤中殘株雜草腐熟。鎮壓可使種子與土壤接觸,使 種子易於發芽。 鎮壓的方法依其目的不同,可分為播種前與播種後鎮壓兩種。播種前的鎮壓 係在整地後,因無法播種進行鎮壓,可防止水分蒸發與土壤飛散。而播種後鎮壓, 為促使種子與土壤接合,以促進種子發芽。 五、作畦(preparation of seed bed): 1.作畦的目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