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集油田流动单元识别与分布规律研究
学兔兔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1年4月 第33卷 第4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J.JpI) Apr.201 1 Vo1.33 No.4 · 47 ·
王集油田流动单元识别与分布规律研究
王 晗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唐河473400)
[摘要]对王集油田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储层物性特征,利用利用流动带指标、渗透率
和孔隙度 3个参数,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流动单元类型,以距离9为闽值可以把研究区储层分为5
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展布受砂体展布和沉积微相分布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内部以发育渗透性
好的流动单元A、B、C为主,河道边缘、席状砂和湖相沉积区以发育渗透性较差的流动单元D、E为主。
[关键词]王集油田;流动单元;划分;识别;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TEl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11)04—0047—03
1 区域地质特征
王集油田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向南东方向倾伏的鼻状构造,由一系列的断块组成,含油区块包括
王集油田东区、柴庄区、泌242块以及王集油田西区。主要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核三段口]。王集油田物源
主要来自北东方向的侯庄近源三角洲砂体。储层以近源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
席状砂等微相为主。西北部的王集近源j角洲物源仅在西部有分布,为次要物源。主要岩性为砾质砂
岩、含砾砂岩和中粗砂岩与紫红色、灰绿色、深灰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砾质砂岩、含
砾砂岩构成近源三角洲的骨架相,岩石的结构成熟度较低,分选较差。
2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2.1 储层物性总体特征
根据1088个样品的孔渗分析结果,对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统计的平均孔隙度为 17.1 ,孔隙度
分布区间为0 ~40 ,存在 2个高峰,分别为7.5 ~1O 和 17.5 ~20 。渗透率分布区间为 (0
~ 1 7681)×10 。ffm ,其中小于 l×10。p.m 的样品数占27.1 ,小于 50 x 10 m 的低渗样品占
50 左右,小于lO0×10 ffm 的样品占68 ,小于 300×10。肚m 的样品占8O ,(300~1000)×
10 ffm 之间的占12 9/6。参照储集岩评价指标l2~一,王集油田总体属中一低孔、中渗储层。
2.2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分析
1)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前人研究认为o,王集油田核三段储层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
砂体埋深浅,压实和胶结作用程度相对较低,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好。整体上北部储层物性好于
南部。
2)胶结物含量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通过对孔隙度、渗透率和碳酸盐含量之间的关系统计可以看出,
碳酸盐含量大于 10 以后孔隙度降低很快,碳酸盐含量大于 10 的储层孔隙度大部分小于 15 。渗透
率与随着碳酸盐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碳酸盐含量大于10 9/6的储层渗透率大部分小于100×10 ffm 。
3)其他影响因素 影响储层物性的其他因素有沉积微相、岩性、粒度中值等。研究区水下分流河
道和河口坝物性较好,前缘席状砂和湖相物性较差。岩石粒度越粗物性相对较好。在一定范围内,渗透
率随粒度中值增大而增大,粒度增大到一定范围,相关性变差。
[收稿臼期]2011—02—20
[作者简介]王晗 (1966一),男,1989年江汉石油学院毕业,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及管理工作。
o鲁国甫,杨永利,马艳,等.王集油田构造储层综合研究.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内部报告,2002.
学兔兔
· 48 ·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O11年4月
3 流动单元划分
3.1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在众多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中,流动带指标 (FZI)具有定量识别和划分的特点,能大大提高渗透率
的测井解释精度, 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王集油田储层进行流动单元划分时,笔者采用 FZI值进
行划分。
3.2 聚类分析确定流动单元类型
利用流动带指标 (FZj)、渗透率 (K)和孔隙度 这 3个参数,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三册河北大学版(第2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专题1.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八大题型】(举一反三)(浙教版)(原卷版).docx VIP
- 学会买东西(课件)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pptx VIP
- 中国传统雕塑优质课件.pptx
- 《现代康乐服务与管理》(沈芝琴)501-3 课件 项目八.pptx VIP
- 实验室质量手册章节与《评审准则》(2023版)及RBT214-2017条款对照表.pdf VIP
- 广西建筑工程预算定额.pdf VIP
- 北航学院集成电路导论课程大纲课程基本信息.PDF VIP
- 非线性编辑专业知识讲座.pptx VIP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修订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