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生态与设计的综述秦柯,李利
1 关于“生态设计”的讨论
生态学家西蒙·范·迪·瑞恩( 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思( Stuart Cows)在1966 年提出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随着全球的环境热、环保热和对“生态学”的再认识,中国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也越来越强,出现了新名词热,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概念。例如,俞孔坚在2001年提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个生态设计的定义可能带来的客观效果无非有2种:一是“生态设计”几乎无法做到的(至少在城市环境中) ;二是“生态设计”太容易做到了。
徐波在2001年归纳了4R原则,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充分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简称为“resource efficient buildings”即资源有效利用建筑。同一本书中,徐波又将“绿色建筑设计准则和方法”归纳为5个方面: ①建筑与自然共生。②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③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④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⑤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周曦和李湛东在《生态设计新论》中认为“4R”原则是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在“生态补偿”方面,“4R”原则是比较全面和科学的。从生态和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周曦和李湛东认为“生态设计”无论从科学上、逻辑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是行不通的。
2 “生态补偿设计”与“生态适应设计”周曦和李湛东认为,即使专门考虑了地球环境和全球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也并非是人类对地球及地球生物,包括人类自身和后代的一种“贡献”,并非是一种值得夸耀的“功绩”,而恰恰是人们对自身错误的一种认识和纠正。这种纠正还刚刚开始,并将持续地进行下去,是人们对人类长期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种“补救”、“补偿”行为,而且往往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还掺杂着某些功利性的行为或想法。这些设计和设计原则并不能代替以往常规有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称之为“生态补偿设计”或“生态补偿设计原则”。“生态补偿设计”相对于常规设计而言,是有意识地考虑使设计过程和结果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尽可能减少的设计方式或设计措施。与“生态补偿性”的设计和建筑等相类似,人类囿于当时的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为了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条件,是人类对自然界和自然条件的一种适应。周曦和李湛东认为,用“生态适应性”,或者“生态适应建筑”,更能明确表达这些设计和建筑等的本质。
3 “生态适应”的实践
周曦和李湛东认为,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居住状态对这种“生态环境的适应”表现得尤为充分。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过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居住方式和形式,在最大程度上创造了基本的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实践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思想遗产。
3. 1 设计实践—以哈桑·法斯为例
哈桑·法斯是埃及著名的建筑师,他使人们对其用泥土作建筑材料,及用古代泥砖建筑技术建造和传统方法设计的建筑产生新的认识。Fares的学校是法斯于1951年设计的,建筑融合了功能与环境的敏感性,每个教室都有一个风挡和一个圆屋顶来提高空气流动速度。他设计的Old Kharga村庄,房屋以泥砖建成,连续的拱券易于通风和形成阴影,传统厚重的泥砖墙和封闭、半封闭的街道、庭院,有助于隔绝沙漠沉闷的热气流,并形成大量的阴影,结合窗洞和穹顶的通风,可以有效地减弱沙漠的炎热。可见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由这种适应带来的适应性建筑或设计,具有世界范围的普遍意义。
3. 2 “实验性”的设计与实践—以“生物圈2号”试验为例
1991年8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进行为其2 a的全封闭研究、试验。“生物圈2号”在运行2 a多的时间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生态问题,美国舆论承认,尽管有“生物圈2号”居民们的献身尝试,还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财力支持,但是,“要想创造出一种如同地球那样能够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
4 “生态补偿”的设计与实践用“生态补偿设计”来代替以往的“生态设计”;用实例及简短的解释来说明设计的内容,这两者都是不全面的。
4. 1 建筑的“生态补偿”设计实践
柏林证券交易中心是一个包括3个西式快餐店和商贸中心的证券交易中心大楼。设计目标除了增加大楼的透明度以外,还将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室内环境,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被最大限度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