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红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十朋-红梅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王十朋-红梅 所属朝代:宋代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译文 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红梅和桃李开花的样子原来就不同,红梅身上还留 有雪的痕迹,虽然是红梅,但却不是很红。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红梅独特的姿态和个性。诗人以红梅的口吻劝说“桃李莫相 妒”,意思是,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桃李嫉妒红梅什么呢?诗人紧接着道出 “夭资元不同”,这是回答前一句所说的相妒,劝说桃李不要嫉妒的是:红梅 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前一 句用“犹”字转折,写出了红梅经历寒霜之后现状,从而点出红梅谦虚的品质 。因为从冬天过来,红梅身上还留有傲霜斗雪的痕迹,所以虽然是红梅,却不 肯“十分红”。 作者资料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 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 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 ,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 讳。 生平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 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十月 十八日,卒于孝宗乾道七年七月三日。少时颖悟强记,7岁入塾,14岁先后在鹿 岩乡塾、金溪邑馆、乐清县学读书,学通经史,诗文名闻远近。少时就有忧世 拯民之志,十七岁“感时伤怀”,悲叹徽、钦二帝被掳,宋室被迫南迁。19岁 时写出“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的名句。 24岁时,小小的乐清县学落成,居然能文赋诗,盖世的才华震动了浙南的 诗坛。33岁时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授徒,34岁入太学。由于当时南宋政治腐败 ,奸臣秦桧专权,科场黑暗,屡试不第。一直至他46岁时,秦桧死后,高宗即 位继帝主持殿试,王十朋得中状元。后因论力主抗战,并荐用爱国老将张浚、 刘锜,遭主和派排斥离京归里。孝宗即位后,起知严州,未赴任召对除司封员 外郎,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除任侍御史。力排和议,并以怀奸、误国等八 大罪状劾主和派代表、当朝宰相史浩,使之罢职。 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失利,主和派非议纷起。他上疏称恢复大 业不能以一败而动摇,未被采纳。出知饶、湖等州,救灾除弊,颇有政绩。在 文学上,他一生经过雁山至少七次,都是中进士之前,而且又都是北上临安时 ,因此对雁荡山的感受极其亲切。在此期间,他赋了大量有关雁荡的诗。他在 《游灵岩辉老索诗至灵峰寄数语》中,不仅对雁荡山作了依次总评价:“雁荡 冠天下,灵岩尤绝奇!”而且还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雁荡山水浴成一体。雁荡 山水铸造了王十朋刚直不阿的崇高风格,他则以盖世的才华歌颂了雁荡山水。 然而,以他的才气,在雄伟奇秀,千姿百态的雁荡山水面前仍有力不从心之感 ,曾在一诗中曰:“愧无笔力助庄严!”从此之后,“难下笔”就成为描绘雁 荡山的“名句”了。 乾道五年冬,王十朋卸任,离开泉州时,男女老幼涕泣遮道苦苦挽留,还 仿效饶州百姓挽留王十朋的做法,把他必经的桥梁拆断(后来当地百姓重新修复 ,用王十朋之号“梅溪”为名)。王十朋只好绕道离去,士民跟随出境送到仙游 县枫亭驿。 王十朋诗才横溢,凡眼前景物,常常感而成诗,大多是爱民忧民、寓含教 育之作,咏蔡襄修建洛阳桥的诗、宴七县宰诗、承天寺十奇诗、咏清源山诗等 ,都是流传后世的佳篇。乾道七年(1171年)七月丙子(初三)日(8月6日 ),王十朋在乐清县家中逝世,享年60岁,谥忠文。泉州士民闻讯,会集在开 元寺沉痛悼念,又在东街建王忠文祠(又名梅溪祠)以为纪念。 历史记载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