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的无损伤安全监测分析.pdf
建 筑 技 术 第44卷第7期 2013年7月
ArchiteetureTechnolo~ Vo1.44No.7 Ju1.2013
建筑结构的无损伤安全监测分析
孔 乐 ,郭青松2。王 花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25300,江苏泰州;2.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130026,长春)
摘 要:从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应变片制作材料选择、应变片选用原则及种类和尺寸选择、应变片敏感栅
或基底材料和敏感栅结构型式选择、应变片预埋施工要点、应变片测得数据采集与处理、超声波波速比检测原理
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在施工期间对要进行安全监测的建筑结构预埋应变片以及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对建
筑结构进行超声波波速检测研究,实现了对建筑结构的在使用期内的无损伤安全性监测。
关键词:无损伤安全监测;预埋应变片;超声波;波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TU196:TU1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26(2013)07—0658—03
NoNDESTRUCTIVE SAFETY MoNIToⅪNG AND ANALYSIS oF BUU DING STRUCTURE
KONG Le,GUO Qing-song,WANG Hua
(1.TaizhouPolytechnicCollege,225300,Taizhou,Jiangsu,China;
2.College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JilinUniversity,130026,Changehun,China)
Abstract:In-depth researchesrae carried outon the followingaspects,such asdesignofcomputercontrol
system selectionofmaterial,type and dimension ofstraingauge,sensitive d orbase materialofstraingauge,
structuraltype ofsensitivegrid,keypointsforpre—embedmentofstrain gauge,collection andprocessingofdata
measured by strain gauge,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ratio inspection method,etc.
Strain gaugeispre-embedded in thebuilding structurewhose safety shallbe monitoredduringconsturction and
uhrasonicwavevelocity inspectionofbuildingsturcture isresearchedtosuccessfullyrealizenondestructivesafety
monitoringofbuildingsturcture.
Key words:nondesturctive safety monitoring;pre-embedded strain gauge;ultrasonic wave;wave velocity
inspection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以及基于 应力与应变信息收集系统主要由其末端的布置在
对震后建筑物安全的思考,人们对建筑结构在使用期 建筑结构监控部位的应力与应变远程监测传感器 (应
内的安全越来越关注。人们期待着有一种便捷、快速的 变片)构成。应力与应变中央信息处理系统主要由计算
方法和成套的设备、系统能够快速而又对建筑无任何 机硬件系统和整套处理由应力与应变远程监测传感器
机械损伤和破坏地进行监测并对建筑结构安全给出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