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生活农牧业的影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旱对生活农牧业的影响

山东旱情报告2011.2.1910月以来,山东省全省气温偏高,光照充足,持续无有效降水。目前,山东小麦正处在分蘖期,大部地区农田表墒较差,全省以轻旱为主,旱情主要分布在鲁南、半岛、鲁中部分地区及鲁西北局部,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农气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旱情,掌握越冬小麦的密度、分蘖数、大孽数、生长高度等科学数据,并详细了解了受旱农田面积、农作物耕种以及采取的抗旱措施等情况,深受农民和农业部门的欢迎。去年入冬以来,山东降水偏少,是全国旱情最严重的省份,旱情总体达到60年一遇的标准。其中,泰安、枣庄、临沂、日照、聊城市旱情为100年一遇;菏泽、济宁市旱情更是200年一遇。山东金融部门积极行动,通过采取开辟绿色服务通道、设置抗旱信贷专柜、实行抗旱贷款利率优惠、为受灾农户贷款展期、延缓收息等有效措施,全力支持抗旱保丰收。截至今年元月底,上述7市54.1%的受旱麦田已得到有效灌溉,各项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事实上,对国内粮价未来走势的担忧并无多少支撑的理由。去年中国粮食总产实现50年来的首次“七连增”,并创下新的总产历史纪录,达5.46亿吨。我国目前拥有粮食储备近两亿吨。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据报道,为避免旱情蔓延,河南省已经为开春后的农田灌溉做积极准备。目前河南的地表水约有60亿立方米,加上能使用的地下水存量约105亿立方米,水量比较充足。当地农业专家认为,到夏初小麦拔节、灌浆之前,即便雨量仍然偏小,这些水量也能浇2~3遍地;而目前小麦处于越冬期,需水量少,旱情对粮食产量影响尚不明显。  在另一个小麦主产区山东,当地已提前完成对全省158座大中型水库和3882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在灌溉条件得以改善的情况下,旱情并没有引起过多担忧。  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表示,夏粮之外还有秋粮,当前发生在小麦生长缓慢期的旱情对夏粮乃至全年粮食产量影响有限。2008年冬季到2009年早春,山东省也发生过类似情况的严重旱灾,但当年全省粮食依旧增产。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最近对媒体称,虽然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造成不少损失,但我国地域辽阔,每年总有受灾减产的地方,也有无灾增产的地方。他介绍,2010年大丰收,但也有12个省份是减产的;虽然连续7年增产,但每年都还有减产的省份,多数年份还有减产的季节。这说明,通过区域和季节间的互补,全国粮食继续保持稳产增产的回旋余地还是有的。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昌平认为,粮食等农产品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生产周期长,储藏费用高。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弹性系数小,多了价格暴跌,少了价格暴涨,自古以来就容易让投机商人囤积居奇。如果某人或某机构控制了某种农产品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30%,就可以主导该农产品价格上下波动。  据他调查研究,在大蒜产量略减的趋势下,如果有人组织8亿元资金对大蒜实施囤积居奇战略,就有可能使大蒜价格上涨8倍左右。如果第二年大蒜略微增长,有人组织8亿元资金对大蒜实施打压战略,可以使大蒜价格暴跌80%以上,使得无数蒜农和中小蒜商破产。因此,对市场投机者和炒作者来说,“定价权就是控制权,有控制权就一定可以赚大钱。”  李昌平认为,针对粮价未来走势,当下最需要警惕的是“国内农产品价格定价权的国际化”。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粮食等大宗资源类商品是由国际期货市场定价的,中国不掌握定价权。而在国内市场,一些外资粮食企业正大举进入内地产粮大省的粮食收购和粮食加工行业,通过价格竞争来抢夺市场。“到底有多少外资企业进入了中国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收储、加工、物流等行业,控制了多大的市场份额,获得了多大的定价权,恐怕谁都说不清楚。”  他表示,去年国家发改委曾对几家“串通”涨价的绿豆经营企业实施处罚,最后不了了之。假如将来有很多家外资控制的粮食企业串通,导致粮食、棉花、猪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暴涨,实施处罚和监管的难度就更大。  鉴于国际粮价上涨已经接近2008年的高点,使人们对国内粮价上涨预期也逐渐增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称,如果国际粮价大涨,我国粮食自给率不足的沿海省份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从过往经验看,国际粮价上涨,沿海粮价将首先上涨,再逐渐向内地传导。不过,中国粮食的周转量约占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七八千万吨的粮食都存在国库及地方粮库中,完全由国家掌控,粮食商业企业的加工库存量很少。因此他认为,国家平抑粮价的能力很强。  李昌平认为,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农产品短缺阶段,以追求“产量增长”为目标。第二阶段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以追求“价格增长”为目标。而第三阶段是农业资本全球化,以追求“市场份额”和“定价权”为目标。一些巨型国际粮食企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