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课件
编 号:CDHG201502 版本号:YA02
xxxx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发 布 人:
:
目
附件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表-------------------40
附件2周边关系图-----------------------------------------------------------42
附件3 应急计划区----------------------------------------------------------43
附件4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名录和清单-------------------------------44
第一章 前言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特编制本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1.3 适用范围
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事故单元为溶剂油储罐和溶剂油生产装置等,主要事故类型为管道、弯曲连接、阀门、物料存储罐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露,发生毒害、火灾或爆炸事故。
1.4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全面覆盖。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第二章 公司危险性分析
.2.1 公司基本情况
2.1.1企业概况
xxxx位于山东省滨州市xxxx县xxxx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总投资为983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xxx。主要以石脑油原料生产6#溶剂油、120#溶剂油、140#溶剂油、180#溶剂油、200#溶剂油。
2.1.2厂区位置
xxxx位于山东xxxx经济开发区富源五路。
2.1.3项目规模
该项目新建生产厂房及公辅设施,厂区占地面积81910m2(合122.8亩),本项目占地面积约61910m2(合92.8亩)。建设2000立方米储罐12个,3000立方米储罐10个,溶剂油生产装置一套,配套设施为导热油锅炉一台、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控制室、发电机室、事故水池、隔油池等。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重大坏境污染的事件,其特点是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发生概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露,所造成的人参安全、环境影响及其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遵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