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第30章虫媒病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第30章虫媒病毒

第30章 虫媒病毒 虫媒病毒的重要特性 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 能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节 肢动物既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带毒节肢动物通过叮咬人或自然界的脊椎动物而 传播疾病,并维持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因此, 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病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1992年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 535种 对人类致病的虫媒病毒 128种 中国发现的虫媒病毒 9种 其中引起流行的虫媒病毒 4种 分离到的虫媒病毒 5种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乙型脑炎病毒 脑炎 森林脑炎病毒 脑炎 西尼罗脑炎病毒 脑炎、肝炎 圣路易斯脑炎病毒 脑炎 登革病毒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 黄热病病毒 肝炎、出血热 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病毒 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 第一节 乙型脑炎病毒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球形,RNA病毒,有包膜 培养特性:易感动物为小白鼠;可做细胞培养 只有一个血清型 较少变异 抵抗力 对脂溶剂敏感 不耐热 56℃ 30 min、100℃ 2 min均可灭活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多种消毒剂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主要是带毒的猪、牛、马、驴、羊等家畜和鸟类 幼猪具有高的感染率和高滴度的病毒血症,是最 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病人的病毒血症短暂,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故 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蝙蝠亦可能为乙脑病毒的传染源 传播媒介 主要传播媒介是三节吻库蚊 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蚊子不仅是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流行特征 主要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 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除青海、新疆及 西藏外均有乙脑流行 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 ,以夏、 秋季流行为主 易感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 致病机制 高热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 昏迷 中枢性呼吸衰竭 脑疝 病死率:10%~40% 后遗症:5%~20%,表现为痴呆、失语、瘫痪 免疫性 感染后免疫牢固而持久 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 IgM中和抗体: 感染后1周产生,2周达高峰 IgG中和抗体:维持数年 血凝抑制抗体:感染后第5天出现,2周达高 峰,维持1年以上 特异性细胞免疫可阻止病毒侵入脑组织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可用C6/36细胞分离培养病毒 亦可用乳鼠脑内接种法分离培养病毒 病毒的鉴定可采用细胞病变观察、红 细胞吸附试验或免疫学试验等 2.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3.血清学检查 IgG抗体检测: 需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恢 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4倍或4倍以上 升高,具有诊断价值。 IgM抗体: 阳性率90%以上,用于早期快速诊断 凝抑制试验 防蚊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重要环节 特异性预防:采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我国使用灭活疫苗进行计划免疫 免疫对象:9月~10岁儿童 免疫保护率:超过60% 动物宿主的管理:幼猪的免疫接种 登革病毒引起登革热(DF)、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 登革热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虫媒病毒病 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25亿人口受登革热的威胁 每年病例5000万~1亿 我国的南方地区也有登革热流行 球形 单股正链RNA, 有包膜 培养特性 灵长类动物对登革病毒易感 乳鼠是登革病毒最敏感,最常用的实验动物 多种哺乳类及昆虫细胞对登革病毒敏感 白纹伊蚊C6/36细胞是最敏感、最常用的细胞,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染源 灵长类动物是丛林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染源 自然储存宿主:人或灵长类动物是主要储存宿主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易感人群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