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月考艳梅语文月考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四月考艳梅语文月考试题

邵阳市二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必修四②④) (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陈艳梅 审核:向前友 ) 一、(分,每小题3分) 1.____________ :“大明湖畔,_____________,故居在垂杨深处;______________,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人的怀念。 A. 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趵突泉边 漱玉集中 B. 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 C. 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 D. 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趵突泉边 漱玉集中 6. 下列词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句是( ) A.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B.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句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 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C.以勇气闻于诸侯 D.信义安所见乎?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欲因此时降武 C.①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 D.①见犯乃死,重负国 ②信义安所见乎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毕礼而归之 ②剑斩虞常已 ③诚甘乐之 ④舍相如广成传 ⑤乃使其从者衣褐 ⑥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⑦单于壮其节 ⑧屈节辱命 ⑨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②/①⑧/④⑤⑥ /③⑦⑨ B.①⑨/ ②⑤ /④⑦③⑥⑧ C.⑦/②⑥/④⑤/①⑧/③⑨ D.①⑧/ ②⑥/ ④⑤/③⑦⑨ 10.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召有司案图 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 畔主背亲 D. 汉亦留之以相当 二、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