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虫 概论 线虫(nematode)属线形动物门,种 类甚多,极大多数虫种自生生活在淡水、 海水、沙漠、土壤中仅少数寄生于植物、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脊椎动 物。寄生人体并危害人类较严重的线虫约 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 旋毛虫等。 一、形态 (一)成虫 多呈圆柱 形或线状,左右对称,体表光滑或具有清晰横纹,不分节,头部较钝圆。雌雄异体,雄小雌大。线虫大小相差悬殊。 1.体壁 体壁 线虫体壁 自外向内由角皮 层、皮下层及纵 肌层组成。 纵肌层:由纵向单行排列的无横纹梭形细胞构成, 被纵索分割为四区。按每区肌细胞的数量、大小以 及排列方式,可将纵肌层分为三种肌型,即肌细胞 少而大的为少肌型,如钩虫;肌细胞多而长的为多 肌型,如蛔虫;以及肌细胞细而密的细肌型,如鞭 虫。 3.消化系统 4.生殖系统 5.神经系统 6.排泄系统 (二)虫卵 寄生线虫卵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见:一 般为椭圆形,黄色、黄棕色或无色,无卵 盖。 外层很薄,称卵黄膜或受精膜 卵壳 中层较厚,称壳质层 内层亦薄,称脂层或蛔甙层 二、生活史 线虫的基本发育过程分为卵、 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根据发育方式,将其分为两大类: 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 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 ? 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蜕皮。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能引起蛔虫病(Ascariasis)。 犬弓首线虫(Toxcocara canis,简称犬弓蛔 虫)和猫弓首线虫(Toxocara cati,简称猫 弓蛔虫)是犬、猫类消化道的常见寄生虫, 人感染后,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一、形态 1.成虫 (图-成虫和头端) 是寄生人体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 ? 生殖系统 2.虫卵 二、生活史 雌虫每天排卵可多达24万个 随粪便排出体外 约经2w 卵内的细胞 成虫-----------------------------虫卵------------------------------------ -发育为幼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中以肠内容物为食物 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和温度(21℃~30℃) 1w后,经第一次蜕皮 污染食物、蔬菜或水 分泌酶 -----------------------感染期卵-------------------感染期虫卵-------幼虫孵出---- 被人经口吞食后 在小肠 活动性增大 ? 侵入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 第二及第三次蜕皮 孵出的幼虫------------------------------------------------------幼虫--------------- 经门静脉系统到肝----经右心到肺---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约在感染后10d内 ? 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部----被吞咽入食管---经胃到小肠---第四次蜕皮 第四期幼虫--------------------------------------------------------------------成虫 ? 三、致病性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和超敏反应。 1.幼虫 侵入肠粘膜,经肝、肺移行的发育、蜕皮过程中, 可引起组织损伤。 释放免疫原性物质,引起宿主的局部和全身的超 敏反应。 其中以肺部病变更为明显,蛔虫性肺炎和蛔虫性 哮喘。 幼虫还可侵入脑、肝、脾、肾和甲状腺等 有幼虫经胎盘入胎儿体内寄生的报道。 肺蛔虫症,亦称Loffler’s syndrome: 这种由蛔虫幼虫引起的肺炎及哮喘也 称之为肺部的炎性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细胞 增多通常称之为肺蛔虫症。 2.成虫 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成虫 引起,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1)损伤肠粘膜 蛔虫唇齿机械作用 和代谢产物化学刺激损伤肠粘膜。 临床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矿山用地审批及土地使用权证的办理.docx VIP
-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件(共33张课件).pptx VIP
- TB 10106-202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pdf
- 《核磁共振波谱学》第5讲二维核磁共振谱介绍.ppt
- 降低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pptx VIP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 VIP
- 大数据试题及答案.docx
- 老年人头晕/眩晕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pdf VIP
- 2024秋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Making friends 单元分层作业设计.docx
- DL5T 5342-2006 75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