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2005-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是精心收集的精品经典资料,值得下载保存阅读!

第一章 绪言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历史回顾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应用范围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基本概念★ 场地、天然地基、人工地基、软弱地基 地基处理的目的及问题 地基处理的作用 基本概念 场地:工程建设所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 天然地基: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必须事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再建造基础。 软弱地基:由淤泥、淤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地基处理的目的及问题★ ★ ★ 目的: 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力学等方法对地基加固,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问题: 强度及稳定问题; 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渗流、液化、特殊土问题。 要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考虑。 地基处理的作用★ ★ ★ 改良土体工程特性 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 降低地基的压缩性; 改善地基的透水性; 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 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历史回顾 解放前:以经验积累阶段; 50年代~70年代:技术引进 70年代末:技术研发 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1984,杭州 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 上海,1986;烟台,1989;秦皇岛,1992;肇庆,1995;武夷山,1997;温州,2000;长沙,2004;太原,2006。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应用范围 换土垫层法:浅层软土处理; 振密、挤密法: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土桩法,砂桩法,夯实水泥土桩,爆破法 排水固结法:堆载、砂井等 置换法 加筋法 胶结法 冷热处理法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 力求“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护环境”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要考虑的有:如何加固地基;上部结构体型合理性;整体刚度是否足够。 在考虑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同时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决定选用地基处理方案或选用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和地基处理相结合。 地基处理的规划程序 1-1 地基处理的监测 现场监测来指导施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及时采取措施或修改设计。 现场监测内容:地面沉降和深层沉降,地面水平位移和深层土体侧向位移,地基强度,地基中孔隙水压力等。 第二章 换填 概述 压实原理 垫层设计 垫层施工 概述 应用范围:中小型建筑工程,处理深度(0.5~3)m。 砂石垫层-浜,塘,沟等软土局部处理 土垫层-湿陷性黄土、大面积回填 灰土或二灰土垫层-湿陷性土 粉砂灰-以水上垫层为主 干渣垫层-中性地基中 压实原理 控制指标: 最优含水量-ωopt 压实系数λc=ρd/ρdmax 垫层设计 由垫层底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确定垫层厚度 由基底面积应力扩散和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出确定垫层宽度; 现场试验确定垫层的承载力-压实度 沉降计算 垫层设计 砂石垫层:砂、碎石 土垫层:素土,加固剖面可为矩形 灰土或二灰土垫层:提高土的承载力 3:7或2:8的灰土,在λc0.97或0.95时承载力可达300kPa。 石灰:粒径<5mm,CaO+MgO50%,III级以上石灰。贮存不超过三个月。 土料中粘粒和胶粒的要求; CaO+MgO在(3:7或2:8)灰土中含量约8%。 再加粉煤灰,为二灰土,施工ωopt =50% 垫层施工方法 设计要求承载力为100~120kPa 压路机,推土机 压实机 重锤 工程实例 某建筑场地要建三层混合结构,经过地勘知场地存在浜底淤泥层,地下水位较高,土层软弱不均匀,现场试验灰色冲填土承载力大于地表层,请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案设计(2种以上),并注明原因和施工注意点。 1表层砂性冲填土,1m厚;2灰色砂性冲填土,2.3m厚,N63.5<2;3淤泥,0.5m厚,N63.5≈0;4亚粘土,7m厚,[R]=98。 2和3层在轻微振动下有触变现象。 方案设计 上海机械学院动力馆乙段系三层混合结构,建在冲填土的暗浜范围内,经砂垫层换土处理,二十年来,使用良好。 2-5 方案设计 挖除4.0m软土层后在淤泥质亚粘土层上做基础,因地下水位高,井点降水效果不佳,施工困难。 不挖土,打20cm×20cm的钢筋混凝土短桩,桩长5~8m,単桩承载力小,且因冲填土未完全固结,架空室内地板,造价大。 表层压实法,因砂性冲填土液化,效果不好。 砂垫层置换部分冲填土,并以井点降水降底基底压力。效果较好 第三章 强夯 概述 加固机理: 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动力置换 设计计算: 有效加固深度,夯锤和落距,夯击点布置与遍数,垫层铺设,间歇时间,现场测试 施工方法和质量检验 概述 强夯法,动力固结法,动力密实法; 反复将很重的锤 (10~40t)提高(10~40m)后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适用:砂土、碎石地基,推广后各种粉土、粘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