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谈你对几个思考题的理解; 人员:11~15号为一组,16~20号为一组; 方式:将讨论结果做成PPT; 下次上课每个小组讲述10~15分钟。 作业: * 1.先秦时期管理思想和国外古代管理思想之比较中,得到什么启发? 2.先秦时期管理思想,有如此丰富,为什么到近代中国管理比西方落后这么多? 3.先秦时期管理思想中,你最欣赏哪些思想? 讨论: * 孟子的管理思想 1.性善论的人性观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孟子的管理思想 2.施仁政的管理准则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孟子的管理思想 3.义利统一的经营道德观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仁义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不可摒弃的情感,自然发生,自觉运行。人之所以为人,真是由于有此情感,因而把杨朱墨子的“无君无父”斥为“禽兽”。 我们亲爱一个人,就想让他获利。于是由“仁”生出“利他”。义沟通了内心的“仁”和现实的“利”。孟子的义与利是统一的。义与私利却不是内在地统一的。义出于情感,根本就没有把私利置于自己的视域之下。行义绝非为了求私利。而且,当义与私利产生冲突时,毫无疑问地,人应当舍利取义,因为仁义这种情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如果舍义取利,就是禽兽所为。儒者并不绝对摒弃世俗的私利。恰恰相反,在义利双方没有产生冲突的时候,而这时并行不悖的。 为了说服当时利欲昏心的君主,孟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施行仁义,有利于国”,循循诱导君王。而且,表面上施行仁义,以仁义为手段,也总比残暴不仁,任意妄为好。由此可见孟子的良苦用心,亦是无奈之举! 孟子的管理思想 4.修身是管理者从政的前提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身处逆境之中,不仅仅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肉体上经历与“温室”中不同的体验;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历经和“顺境”中迥异的磨砺:“空乏其身”,使其无所依;“行拂乱其所为”,使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一切的过程将达成一个结果,也是走出逆境的根本途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身的性情、智慧和能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磨炼和提升。 这个过程也许只是一瞬,也许将艰难而漫长。身处其间,往往茫然无措,丧失勇气和信心、迷失前进的方向。这个时候,要保持心态的从容,谈何容易;这个时候,保持心态的从容,难能可贵,尤为必要。 孟子的管理思想 5.以德服人的管理理念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义”,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孟子的管理思想 6.讲求权变的管理艺术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