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培训创新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 (一)感冒中药诊疗方案 感冒1号方(风寒感冒): 适应症: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周身不适咳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治则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组成:荆芥穗9g防风12g羌活12g独活12g前胡9g川芎12g杏仁9g桔梗12g甘草6g (一)感冒中药诊疗方案 感冒2号方(风热感冒): 适应症: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口微渴、头胀痛、汗出、咳嗽吐黄痰,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则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2g薄荷9g桑叶12g牛蒡子9g芦根18g杏仁9g桔梗12g板蓝根15g甘草6g (一)感冒中药诊疗方案 感冒3号方(暑湿感冒): 适应症: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泻下,或头重、头痛、无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脉濡数。 治则治法:清热、化湿和中 方药组成:葛根18g黄芩12g黄连6g木香9g白芍15g蒲公英18g制半夏9g藿香12g甘草6g (一)感冒中药诊疗方案 感冒4号方(流行性感冒): 适应症:高热,恶风或恶寒,头身痛、咽痛、口干、鼻塞、流涕、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组成:柴胡15g黄芩12g生石膏30g忍冬藤30g连翘15g葛根24g苏叶12g桔梗12g芦根30g板蓝根18g甘草6g (二)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6g陈皮6g川芎6g 香附6g芍药9g枳壳6g炙甘草6g 功用:疏肝理气 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胀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三)逍遥散 组成:炙甘草6g 当归12g 茯苓15g 白芍12 g白术 12g 柴胡12g 薄荷、生姜各6g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四)五味消毒饮 组成:金银花20g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五)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6g 黄芩9g 栀子9g 泽泻12g 木通6g 当归3g 生地黄9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9g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六)理中丸 组成:人参9g 干姜9g 炙甘草9g 白术9g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七)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各9g 炙甘草6g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附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八)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24g 白术12g 防风15g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 白光 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异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九)归脾汤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炒黄芩、远志、龙眼肉、炒酸枣仁各3g 人参6g 木香1.5g 炙甘草1g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九)归脾汤 (十)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24g 山萸肉9g 山药18g 泽泻9g 牡丹皮9g 茯苓12g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舌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附方: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肺肾)、都气丸。 (十)六味地黄丸 (十一)酸枣仁汤 组成:炒酸枣仁15g 甘草3g 知母 6g 茯苓6g 穹穷6g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十二)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12g 红花9g 当归9g 生地黄9g 川芎4.5g 赤芍6g 牛膝9g 桔梗4.5g 柴胡3g 枳壳6g 甘草6g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