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院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 很多考生不理解《折杨柳》为赠别、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 送别诗常见意象 地点:长亭、南浦、古道、渡口 时间:傍晚、月夜 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 练习: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古道长亭,芳草萋萋, 夕阳映山,离情满怀。 晚风拂柳,残笛在耳, 执酒留别,酒尽梦寒, 浓浓情意就在这无言的梦境中永远地飘荡……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 * * * * * * * * ——谈古诗词中的别离意象 在中国诗坛上, 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黯然销魂者, 唯 而已矣! ——江淹《别赋》 芳草 长亭 柳 酒 夕阳 离愁 别恨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 古道 笛声 山 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带话, 别情无极。 ——周邦彦《六丑》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柳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问人间, 谁管别离愁? 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李白《送殷溆》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离恨如旨酒, 古今饮皆醉。 ——贯休《古离别》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长亭 (南浦)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王实甫《长亭送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 河伯》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芳草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配电箱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详细(2025年).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写字表六年级上册字帖.pdf VIP
- (高清版)B/T 24421.1-2023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2022年洛阳理工学院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docx VIP
- 天然气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PPT课件.pptx VIP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7年版)》》.doc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工程测量技术 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ppt VIP
- 党支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工作专题党课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