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事与兵器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秋莎火箭炮 火箭炮按运动方式可分为自行式、牵引式和便携式三类。自行式又分为履带式和轮式。按射程可分为中近程火箭炮和远程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菜鸟的起步! 奥尔沙袭击   70年前的苏联大地上,除了杀戮与被杀戮,没有什么新闻。纳粹德军从西方席卷而来,向苏联红军发出“死亡之舞”的邀请,白俄罗斯在一个月内被吞噬,乌克兰原野上堆满战士的尸体。但在当年7月13日的奥尔沙地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矛头却被一种神秘武器打碎了,苏联西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在回忆录中如此记述:“4门绝密火炮进行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某些官兵目睹了整个过程,有的人的耳朵都被震聋了”。德国第12装甲师的秘密报告中写道:“我们遭到不明型号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许多士兵将其称为‘魔鬼火炮’。” . 名字由来→这种安装在卡车上的神奇武器可以在20秒内发射16枚火箭弹,射程达8公里。但这种武器没有任何标记,只是在炮架上刻着一个字母K。红军战士们不知道这个字母代表遥远的共产国际兵工厂,但他们能看到它的强大威力。士兵们称它“喀秋莎”。 出生坎坷 1938年10月,以吉斯-6型载重卡车为平台的火箭弹车载实验正式开始,实验车共有24条发射轨,分两排,每排12条,看上去就像两排篱笆。更有意思的是,发射轨的指向与车头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调整。通过这次不太成熟的实验,苏联终于在1939年4月制造出16管132毫米口径,弹架能进行180度旋转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后来的BM-13-16。 。 俄炮兵博物馆收藏的BM-13-16火箭炮样车 走向成熟 苏军第一火箭炮团“弗列洛夫”的解体后,1941年6月30日,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产的火箭炮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从此,喀秋莎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 无可替代的曾孙 战后,苏联国防工业继续使火箭炮家族发扬光大,先后出现了冰雹、龙卷风等闻名世界的火箭炮。其中,BM-21冰雹火箭炮算得上喀秋莎最正宗的“曾孙”。它的样子并不吓人,可是却隐藏着巨大的威力:BM-21冰雹火箭炮可在20秒内消灭56公顷范围内的有生力量,射程可达21公里,目前有60个国家的军队装备冰雹火箭炮。这种火箭炮的设计思想几乎遍布研制此类火炮的所有国家,可专家认为,迄今世界上还没有冰雹的同类产品,也没有其他火箭炮可以替代它。事实上,苏联虽然变成历史名词,但苏联时代的喀秋莎火箭炮却依然耀眼, 美名→斯大林的管风琴   1941年10月,莫斯科科布雷萨工厂和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兵工厂被整体搬迁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车里雅宾斯克,并在那里一直生产到1945年。在搬迁的同时,132毫米火箭弹的编号也由RS-132变更为M-13。这种口径的火箭弹在当时已被苏军划入重炮的范围,杀伤力可观,最大射程为9.05公里。 BM-31-12从1944年下半年起,配属给各支反攻德国本土的部队,它在布达佩斯、布拉格、柯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坚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德军将领用“斯大林的管风琴”称呼BM-31-12火箭炮,这主要是由于该炮在射击时会发出剧烈的“嚓嚓声”,就像用力拨动琴弦一样 . 1943年2月,苏军为了消灭斯大林格勒郊外的德国第6集团军,集中了1531门BM-13火箭炮进行密集轰击。在战斗中,有一个独立迫击炮连违反规定,用BM-13火箭炮导轨发射超大口径的M-30火箭弹,它的威力甚至超过203毫米榴弹,战后查明,首轮急速射就使一个德国步兵营丧失战斗力。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苏军利用M-30火箭弹研制出BM-31-12火箭炮,采用钢管焊接弹架,携弹量12发,射程达到4.25公里。   。 像不像呀? 发展趋势 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强火箭炮系统对信息的收集和数字化处理能力是火箭炮发展的必然,实现火箭炮战术指挥自动化成为关键。未来,火箭炮将配备性能更好的计算机系统,安装高精度的定向定位系统、卫星定位、接收系统和气象雷达系统,使单门火箭炮变成以火箭炮为主体,集侦察、测地、指挥、通信和机动于一体的综合体,火箭炮能自动调平、自动定位定向、自动收发计算诸元、自动装填、自动瞄准、自动发射,操作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使火箭炮真正具有“停下就打,打了就跑”的能力。俄罗斯提出发展新一代“智能化”的武器系统是,一个火箭炮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即信息系统、瞄准系统、控制系统和火力系统,‘实现侦察一火力综合化。 提高精度,加强通用性。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火箭炮发射技术必然与制导技术融合,由火箭炮发射末敏制导火箭弹和导弹,以攻击敌高价值目标。通用性也成为当前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一炮多用使火箭炮既可发射作用不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