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现场答案】 融情于景,以景传情,含蓄地表达出征人 垂泪的原因,暗示又一场战争要来临,表现了征 人的无奈之情。 【评分分析】 该答案可得2分。答题思路正确,既注意该句表 达的内容、情感,又注意形式表达的技巧。但对该 句内容理解不到位。 【正确答案】 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的 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 同情。(4分,每点2分) 【增分提示】 赏析语句之妙,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 答。两方面作答,要准确到位。内容上要准确地指 出它要表达的内容、情感特点,形式上不仅要准确 指出它运用的表达技巧,而且要说明这种技巧带来 的表达效果。如本题,烽火又起,说明战事在即, 征人又将面临一场生死未卜的激战。而此时征人正 伤感怀乡,悲情叠加,愈加显得他们处境的艰难, 战争的可憎。读者设身处地,怎能不心生同情?诗 末句写景,从结构技巧上看叫“以景结情”,其效 果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此分析,确保满分。 训练与总结 考点针对练 考点1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吹皱一池春水”为历代评论家所推崇,请简析 句中“皱”字的妙处。(★) 答案 “皱”既指微风轻拂,池上漾起一层涟漪; 又指词中的主人公因孤独寂寞,感情上也有了一 层涟漪。一语双关,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诗的后二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 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一“牵”一“送”,夏月微风的情态可掬;言“影”言“香”,栀子花的精魂大有飞动 之态。如一钩新月,暗香浮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出幽美恬静的意境。 考点2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 主要的特色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 答案 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 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 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 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 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 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 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简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字的妙处。 (★) 答案 “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 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备感凄凉 的内心感受。 考点滚动练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注]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 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 部尚书。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 你认为呢?为什么?(★) (2)诗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性格? 答案 (1)“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 象,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 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寒”字,正是他 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 (2)寄身天涯,孤独地陪伴着黄昏。实际上是诗人 以梅花自比,流露出浪迹天涯的凄苦之情。 LOGO 第2节 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真题探究 1.考点要求 2.解读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 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情感、 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 感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或 特色 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查角度 考纲要求 3.命题规律 (1)炼字题型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