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斜屋面结构的计算?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一)斜屋面的建模 ⑴通过设置“梁两端标高”或者“改上节点高”等方式形成屋面斜板。 ⑵在PMCAD建模时,屋面斜梁不能直接落在下层柱的柱项,斜梁下应输入100mm高的短柱(如图1所示,图略)。短柱通常只传递荷载和内力,而没有设计意义。 ⑶当采用TAT和SATWE软件计算时,顶部倾斜的剪力墙程序不能计算,PMSAP可以计算,但要在“复杂结构空间建模”冲将其定义为弹性板6。 (二)软件对屋面斜板的处理 ⑴TAT和SATWE软件只能计算斜粱,对斜屋面的刚度不予考虑。 ⑵PMSAP软件可以计算屋面斜板的刚度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三)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⑴简化模型1:忽略斜屋面刚度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将屋面斜板的荷载导到斜梁上,用TAT或SATWE软件计算。 ⑵简化模型2:将斜屋面刚度用斜撑代替,屋面斜板的荷载导到斜梁上,用TAT或SATWE软件计算。斜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模拟斜屋面的传力,其本身的内力计算没有意义,但在计算屋面荷载时,应适当考虑斜撑自重。 ⑶真实模型:考虑斜屋面刚度对整体结构的影响,用PMSAP软件计算。 (四)工程实例 ⑴工程概况:某工程为框架结构的仿古建筑,共4层,第二层的两端和第四层的中间部分布置了较多的斜屋面,该结构斜屋面组成比较复杂(如图?1所示,图略),板厚为?180mm,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周期折减系数0.7,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并用总刚模型计算。该结构的三维轴测图、首层平面图和第四层斜梁线框图如图1所示(图略)。 ⑵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为了能够有效地体现屋面斜板对结构设计的影响,现分别采用三种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计算,第一种模型为考虑斜屋面,按真实模型进行计算;第二种模型为忽略斜屋面,将斜屋面引起的荷载传递给斜梁,按简化模型1计算;第三种模型为将斜屋面用斜撑代替,斜屋面引起的荷载传递给斜梁,按简化模型2计算。这三种计算模型中结构周期和位移的计算如表1所示,某根构件的内力计算如表2、表3和表4所示。 表1 三种计算模型中结构周期和位移的计算 周期/真实模型/简化模型1/简化模型2/ T1/0.997(Y)/1.119(Y)/1.027(Y)/ T2/0.964(X)/1.018(X)/0.981(X)/ T3/0.801(T)/0.891(T)/0.826(T)/ 最大层间位移角(X向)/1/363/1/338/1/354/ 最大层间位移角(Y向)/1/366/1/298/1/326/ ------------------------------ 表2 三种模型中梁1的弯矩计算 ①恒载下真实模型的弯矩标准值:110(左端)/-77.3(跨中)/86.2(右端) ②恒载下简化模型1的弯矩标准值:106.5(左端)/-77.8(跨中)/89.8(右端) ③恒载下简化模型2的弯矩标准值:107.1(左端)/-77.9(跨中)/89.2(右端) ④X向地震下真实模型的弯矩标准值:-204(左端)/-42.7(跨中)/199.5(右端) ⑤X向地震下简化模型1的弯矩标准值:-178.9(左端)/-36.6(跨中)/174.5(右端) ⑥X向地震下简化模型2的弯矩标准值:-202(左端)/-42.2(跨中)/197.8(右端) ⑦真实模型的弯矩设计值:-399.5(左端)/193.9(跨中)/-366(右端) ⑧简化模型1的弯矩设计值:-403.6(左端)/193.2(跨中)/-376(右端) ⑨简化模型2的弯矩设计值:-394(左端)/185(跨中)/-367(右端) -------------------------------- 表3 三种模型中梁2的弯矩计算 ①恒载下真实模型的弯矩标准值:57.5(左端)/-43.4(跨中)/7.2(右端) ②恒载下简化模型1的弯矩标准值:126.9(左端)/-62(跨中)/109.7(右端) ③恒载下简化模型2的弯矩标准值:127.1(左端)/-62.0(跨中)/109.5(右端) ④X向地震下真实模型的弯矩标准值:-5.2(左端)/-0.5(跨中)/8.0(右端) ⑤X向地震下简化模型1的弯矩标准值:-7.6(左端)/-3.0(跨中)/-1.7(右端) ⑥X向地震下简化模型2的弯矩标准值:-6.0(左端)/-2.1(跨中)/1.7(右端) ⑦真实模型的弯矩设计值:-98(左端)/69.6(跨中)/-95(右端) ⑧简化模型1的弯矩设计值:-155.9(左端)/111.5(跨中)/-135.5(右端) ⑨简化模型2的弯矩设计值:-156(左端)/115(跨中)/-135(右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护理人员紧急调配制度.doc
- 护理依赖程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计算.doc
- 护理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doc
- 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doc
- 护理干预对降低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并发症中的作用.doc
-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oc
- 护理心理学123.doc
- 护理您的面部肌肤.doc
- 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过程.doc
- 护理班护士工作规范.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