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研室成员科研成果目录(部分)
蒋绍愚教授
《古代文史哲名篇比较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近代汉语研究》,胡竹安、杨耐思、蒋绍愚编,商务印书馆,1993年、《近代汉语研究(二)》蒋绍愚、江蓝生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何九盈、蒋绍愚、张双棣编,中华书局2000 年1990-199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获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第四届北京市社科奖二等奖。
《蒋绍愚自选集》,《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之一种,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获第二届全国古籍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语历史文法》(日本太田辰夫著,与徐昌华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89年初版,2003年修订版。
《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获首届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古代汉语》三册,与郭锡良等合编,北京出版社,1981-1983年。获国家教委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负责统稿),商务印书馆,1979年初版,1993年修订版。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审订),张双棣、张联荣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汉语颜色词的历史演变,《语言暨语言学》专刊外编之四,台北,中研院语言研究所,2004年125辑,2004年11V——V尽”和“误V /错V——错V” 看述补结构的形成,《语言暨语言学》第5卷,第3期,2004年6受事主语句的发展与使役句到被动句的演变《意义与形式——古代汉语语法论文集》,Lincom Europa,2004年4年1年1年11。
7月。1992年6月,台北。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ocabulary,《普门学报》第15/16期,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年。
佛教的传入,早期的佛典翻译和佛教汉语的形成(中/韩文),《修多罗》第15期,韩国海印寺僧伽大学学报,2003年。
梵汉《法华经》中的“偈”“颂”和“偈颂”,《华林》第2卷,中华书局,2002年。
王梵志诗“八难”“八字”考,《中国禅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2年。
“泥日”“泥曰”与“泥洹”,《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
汉语外来词研究杂谈,韩国中国学研究会编《中国学研究》第22辑,中国学研究会,2002年。
汉译佛经与佛教混合汉语,《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第4辑,韩国敦煌学会,2002年5月。
王梵志诗“脆风坏”考,《中国语文》2001年第6期。
佛教混合汉语初论,《语言学论丛》24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获2002年度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佛经翻译中的仿译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从梵汉《法华经》看“偈”“颂”的所指,《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巴蜀书社,2000年。
佛典与汉语音韵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巴蜀书社,1999年。
训诂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与雷汉卿合作),《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1期。
佛教汉语的“时”和“时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巴蜀书社,1998年。
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的新方法(罗杰瑞、柯蔚南作,朱庆之译),《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巴蜀书社,1998年。
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五个语言学证据,《学术集林》第11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敦煌变文中的“助”与“助喜”,《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
敦煌变文诗体文“换言”现象及其来源,《敦煌文学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谈谈我的佛教汉语研究,《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
“加持”考源,《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汉译佛典在原典解读方面的价值举隅——以KERN英译《法华经》为例,《学术集林》第6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汉译佛典中的“所V”式被动句及其来源,《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1期。
Some Linguistic Evidence for Early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Sino-Platonic Papers, No. 66,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1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醍醐”“三昧”的早期用例——兼谈汉语佛教用语的溯源,《文史知识》1994年
文档评论(0)